(学前教育)闽南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17

闽南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名称:     学前教育          

专业学位类别(领域)代码:      045118             

培养单位:       教育与心理学院             

填表日期:     2025年3月17日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处制

2025年3月

一、学科概况

我校教育学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2005年获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9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高原学科建设学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涵盖17个学科领域。学前教育专业硕士从2015开始独立招生。本专业拥有福建省2011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培育)、闽南师范大学幼儿教师发展研究所等研究平台,十余个优质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为培育实践性人才提供了充足的平台

二、培养方向

本领域下设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学前教师资质与教师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学前儿童游戏四个方向。

1.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对幼儿园课程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旨在丰富和完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搭建课程理论到课程实践的平台,包括幼儿园课程政策、幼儿课程与教材、园本课程开发等前沿研究。

2.学前教师资质与教师教育。

根据学前师资的发展要求,探索和研究学前教师教育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前沿问题、课程与教学新模式等。

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内外影响因素及其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等。

4.学前儿童游戏与玩具。

系统探索儿童游戏的发展规律及教育价值,通过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的双向互动,推动幼儿园游戏课程设计优化,科学创设开放性游戏环境,开发多元化指导策略,深化游戏与五大领域的融合。

三、培养目标

培养学前教育理念先进、保教实践和研究能力突出,能在幼儿园、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系统掌握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基础,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前沿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保教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较强的保教研究能力,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5.具有较强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能力,能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和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6.具有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7.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习,标准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含休学)。

五、培养方式

遵循教育规律,有序组织开展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撰写等培养环节,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协同育人。采取导师“集体指导与个别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导师团队培养的优势。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和研究工作。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小组合作等适切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

实践教学总学时累计不少于1学年,其中校外集中实践不少于1学期。校内实训、教育见习原则上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教育实习在第二学年完成。教育研习应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

六、课程学分

课程总学分 43学分(符合学校要求的41-45学分的范围)。其中,必修课程23学分;选修课程10学分;必修环节(含专业实践) 10 学分(其中实践教学 8 学分)。

七、课程结构

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学位课程)、选修课程和补修课程三部分组成。学分分配如下: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位基础课(9学分),专业必修课(8学分),选修课程(10学分)(在学校要求的最低8学分基础上增加2学分),补修课程(不记学分)(详见附表)。课程的开设须根据培养目标,从课程定位、教学目的、教学成效等方面进行论证,提倡“一师多课”“一课多师”,强化学科交叉融合,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或因人设课现象。

八、课程设计要求

课程教学内容应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并密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实际应用,体现前沿性和实用性。及时将本专业类别(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引入课程教学。

1.课程内容应体现前沿性和前瞻性,兼顾学科交叉与融合,注重引进先进课程资源和师资,逐步建设高水平课程。

2.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学科交叉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3.注重案例教学的使用与案例库开发建设和应用。

4.遵循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结合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特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文化和价值等育人因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功能,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课程思政要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制定、教材选用、教案课件各方面,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5.注重启发教学,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多元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和各智慧教育教学平台,鼓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九、课程考核方式

采取课程考试、课程论文、调查报告、教学设计、实践(实验)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学习的考核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参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重点考察运用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专业硕士课程与职业评价标准有机衔接。

十、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是指课程学习之外的文献研读、行业讲座及报告、专业实践和中期考核等必须完成的培养环节,不计学时。培养单位可根据学科特点增设必修环节,并制定更细化要求。

1.文献研读(1学分)

完成学前教育专业类别(领域)和导师指定的经典必读书目和重要学术期刊、文献专著的研读。导师负责对学生文献研读的指导、检查与考核,可采用读书报告、专题研讨,学生提交研读报告等方式进行。

2.行业讲座及报告(1学分)

邀请学前教育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专家,开设行业发展讲座及讲座。专业硕士在学期间须参加10场次的行业讲座及报告,并填写《闽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本专业根据学生参加的次数对应学校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成绩等级。

3.专业实践(8学分)

专业实践是指专业硕士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到幼儿园或幼教管理机构开展实践活动。本专业根据《闽南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待学校发文),制定了符合专业类别(领域)的专业实践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专业实践环节包含见习、研习和实习等。结合培养目标和研究生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实践内容:

1)校内实训(2学分):校内实训不少于 32 学时,主要任务包括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语言运用、板书、新媒体使用等模拟练习。可采取课例分析、说课、微格教研、以及教育教学技能比赛等形式实施校内实训。其中幼儿园游戏案例分析、说课、微格教研可依托专业必修课开展;教育教学技能比赛可采取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课件制作比赛、教育活动设计比赛、片段教学比赛和幼儿园优秀游戏案例评比等多种形式,通过第二课堂等途径开展。第1学年完成。

(2)教育见习(1学分):本科为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听课不少于8个半日活动,本科为非师范专业或跨专业学生听课不少于12个半日活动,其中公开课听课次数不少于2次;观摩主题班会或幼儿园半日活动和游戏活动不少于1次;观摩幼儿园教研活动不少于3次;观摩县区级以上教研活动不少于1次;参加教育管理专家或学前教育一线名师的专题报告会不少于2次;参加幼儿园文化体验活动不少于1次,完成8份听课记录和3份见习教研活动记录、1份幼儿园文化体验活动记录表等。第1学年完成。

3)教育实习(4学分):实习期限为1学期,完成各种实习前准备材料、实习过程材料和实习总结与反思材料,包括实习教育调查提纲、组织教研活动计划、教案、教育调查报告或行动研究报告等。本科为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每周听课不少于 4 个半日活动,本科为非师范类专业或跨专业学生不少于 6 个半日活动;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开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活动评价,实习期间独立撰写教案并组织活动不少于 6 次。理论导师可采用驻园指导、巡回指导和远程指导等多种方式和学前教育一线导师联合开展讲评,讲评次数不少于 2 次;独立组织班级亲子活动、参观实践、半日活动和游戏活动等,活动次数不少于 2 次;学生应积极参加实践基地的教研活动。参加教研活动不少于 6次。围绕教育实践研究的主题,结合教育实践中的教育教学问题,开展教育反思。每月撰写教育实践反思报告不少于 1 篇。第3学年完成。

4)教育研习(1学分):围绕专题参与学习沙龙、开展调查研究、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等。学生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期间,至少各撰写 1份不少于3000字的教育研习报告。报告的形式可为调查研究报告、教育活动反思报告或游戏案例分析报告,报告内容一般应包括现状与问题、成因分析和改进建议等。第2学年完成。

专业实践过程中,学生须填写《闽南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手册》中的内容,由指导教师评语并签署意见。专业实践结束后,提交个人专业实践其他相关总结材料报培养单位审核。

4.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指以书面和口头报告的方式,综合考察研究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知识运用能力等情况,以判断其是否适宜继续攻读的阶段性考核环节。目的在于通过中期考核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研究生后续高质量培养。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参照《闽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考核结果报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处备案。

十一、毕业要求和标准

教育专业硕士在弹性学制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5年)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和其他教学环节,考试、考查成绩达到学校毕业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可申请毕业并获取相应证书。

十二、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1.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要立足学前教育实践,注重学以致用,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相应学前教育领域中存在的实践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2.开题要求

导师要切实做好学位论文开题与撰写各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开题在教育实习前完成。

3.学位论文形式和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和方案设计报告等。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2万字。学位论文形式须符合学术规范,研究问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方法科学、观点明确,文字表达顺畅、逻辑清晰,符合国家学位条例、本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及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等。

4.学位论文的水平要求

学位论文应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导师(导师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且有助于解决基础教育实际问题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学位论文指导小组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合作导师共同组成,对学位论文进行全过程指导和把关,确保论文质量。

5.学位论文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

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幼儿园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开题时间安排在第3学期末。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末。论文实行校外“双盲”评审方式,盲审通过方可参加答辩。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十三、其他

跨专业考生补修本学科主干课程为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园课程(非师范专业毕业考取的,随本科师范生学习,不计学分和课时。


学前教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2025级)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必修

课程

公共

必修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考试

6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考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1

18

2

考试

研究生综合英语

2

36

1

考试

学位

基础课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1

18

2

考试

9学分

教育原理

2

36

1

考试

教育研究方法

2

36

2

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

2

36

3

考试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

36

3

考试

专业

必修课

 

幼儿园课程与教材研究

2

36

1

考试

8学分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2

36

2

考试

学前儿童游戏实践与研究

2

36

1

考试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

36

1

考试

选修

课程

学科

素养类

幼儿园管理与发展

1

18

3

考查

1.总计不少于10学分。

2.学科素养类、教育专业类和专业特色类等3个模块至少开设2门课程,每门课程1-2学分。

3.交叉融合类模块至少开设1门课程。其中,人工智能(文史)课程为限定性限选修课,计1学分。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

1

18

3

考查

园本课程开发实践与研究

2

36

2

考查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

2

36

2

考查

学前儿童发展观察与评价

2

36

2

考查

教育

专业类

比较学前教育研究

1

18

3

考查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

1

18

2

考查

儿童哲学的理论与实践

1

18

3

考查

儿童文学与语言教育实践与研究

1

18

1

考查

学前教育前沿研究

1

18

3

考查

专业

特色类

幼儿园教育空间创设研究

1

18

1

考查

闽南语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

1

18

1

考查

闽南儿童游戏研究

1

18

3

考查

交叉

融合类

人工智能(文史)

1

18

2

考查

学前儿童融合教育研究

1

18

3

考查

学前儿童营养与健康研究

1

18

3

考查

STEAM教育活动设计与研究

1

18

3

考查

叙事教育学

1

18

3

考查

补修

课程

幼儿园课程

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须补修不少于2门课程。随本科师范生学习,不计学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必修

环节

 

文献研读

采用读书报告形式,由导师组考核

1

 

1-6

 

2学分

行业讲座及报告

听不少于 10 场行业讲座报告,填写《闽南师 范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导师考核。

1

 

1-6

 

实践教学

校内实训

幼儿园游戏案例分析

2

8

1-3

 

 

 

 

 

8学分

说课

8

1-3

 

微格教研

8

1-3

 

教育教学技能比赛

8

2

 

校外实践

教育见习

1

 

1-4

见习手册

教育实习

4

1 学期

4

实习手册

教育研习

1

全过程

5

研习手册

中期考核

按《闽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实施

 

 

4

 

不计学分

 

说明:1.表中备注一列请在培养方案定稿中删除

2.表格格式要求:(1)表头,仿宋,小四,加粗;(2)正文格式要求:仿宋,小四,单倍行距;

3.表中全部字母、数字的字体均为Times New Roman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县前街36号

电话:0596-2527207

公众官方微信

Copyright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