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鲍超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82年12月
职称: 讲师
学历:硕士
毕业院校: 闽南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课程教学论;教育原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科研课题
1、主持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9年年度项目)(编号:FJ2019ZTB02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已结题;
2、主持福建省中青年教师科研一般项目(编号:JAS180234):大学生阅读行为研究,已结题;
3、主持闽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专项(编号:MSSZ202101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政治引领重要论述的研究,已结题;
4、参与福建省社科一般项目(编号:FJ2021X004):知行合一视角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督导评价体系研究,在研;
5、参与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教育督导研究专项课题(编号:FJJYDD22-24):福建省“两项督导”保障机制存在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在研。
二、学术论文
1、刘嵩,鲍超,曾海洋.主管支持感对制造型企业员工人工智能焦虑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2年8月;
2、鲍超,徐杜红,赖嘉钒.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观探述,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6月;
3、林国耀,周明慧,鲍超,张荣伟.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3月;
4、鲍超,崔文菊.“地方性知识”促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年6月。
5、鲍超,崔文菊,蔡勇强.谈案例研究中的规范化问题——兼评《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2012年第12 期,CSSCI,北大核心;
6、鲍超.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5期,CSSCI,北大核心;
三、获奖与荣誉
1、2023年1月,获闽南师范大学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2、2022年12月,获闽南师范大学2022年研究生学风建设年度先进个人;
3、2021年12月,获闽南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
4、2015年1月,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共识规律研究》获漳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