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欢迎您!建议IE8以上或360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光影百年,筑梦教科”--教育技术系原创红色作品展播(一)

专业简介:闽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创立于2001年,为教育科学学院创院专业,多年来,本专业一直秉承“面向社会,学以致用,强化实践,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养、先进教育理念、扎实学科基础知识、熟练教师技能、较强专业研究能力和开阔国际视野,能够在中小学或其他教育机构及相关行业从事教育教学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设计、应用、管理与评价等相关工作的教育技术专门人才。

近五年,应届毕业生的年终就业率均高于95%,继续攻读研究生比例每届均超过20%。近三年,本科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专利发明和申请,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9项,已授权专利26项;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影视大赛屡获佳绩,申请专利30多项,其中已授权27项。


为喜迎建党100周年,教育技术系推出“光影百年,筑梦教科”系列原创红色作品展播,本次展播将展示近年来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各类作品,让大家感受教育技术专业独特魅力,教育技术学专业学子们积极寻找身边的红色元素,用专业实践传承红色基因。在这些作品中,有展示熟练专业技能和良好师德师风的奋斗红,也有喜看家乡旧貌换新颜,真情告白祖国的青春红,更有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的传承红,一件件作品诠释着教科学子心灵深处对党的热爱,宣告着后浪们青春心向党,筑梦复兴路的铮铮誓言。本期让我们走进2020级教育技术学专业杨小欣同学的家乡,感受她眼中如诗如画的阆中仙境。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作品简介

作者

20级教育技术学专业  杨小欣

指导老师

袁东斌  老师

作品名称

《阆宛仙境》

作品简介与解读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这里是华夏人祖、文明先圣伏羲之母华胥的故里;

这里是中国古代天文研究中心;

这里是中国状元之乡。

阆中古城——这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如同一幅灵性的画卷,一首古韵十足的诗歌,在人们的心塬上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阆中古城有古街巷近百条,它们或坐南朝北,纳光避寒;或靠山面水,天人一体。四合院布局格式,因地制宜,院落中多达五百余种的木窗花格,千种以上的装饰图案,精雕细镂,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建筑一大奇观。如果你在古民居院落中游览,一定会有步移景异的感觉。

华光楼商贸街区、贡院科举文化街区、武庙街三国文化街区、礼拜寺伊斯兰教文化街区、杨天井基督教文化街区......

走进阆中古城,就走进了一条深邃的时光隧道,就如同翻开了一部厚重的线装书,每迈出一步,都会踩出一段典籍掌故:斑驳的石板小巷、随风飘展的商铺幌子、静谧的人家小院、夜幕下三三两两的行人......这些古城最平凡的瞬间意象,都会让倘佯古街的人们,处处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

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诠释着心灵的追寻,这里是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

阆中古城民风淳朴,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在阆中古院落中欣赏一折川北灯戏,或是看上一场扬名维也纳的“王皮影”,品味一段阆苑仙乐,听上几曲原汁原味的阆中民歌对唱,这些充满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文化瑰宝,都会让人寻找到古城文化的根脉。

却望城廓如丹青;阆中古城是一种大美,一种魅力;阆宛仙镜是一份宁静,一次洗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