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欢迎您!建议IE8以上或360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喜迎百年华诞,巡礼锦绣河山——教科院党史学习教育系列之“我为家乡代言”摄影成果展


“我为家乡代言”成果展——摄影篇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教育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中心开展“ 喜迎百年华诞,巡礼锦绣河山”—“我为家乡代言”主题活动,号召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厚植家国情怀。用镜头记录和展示家乡变化,挖掘、宣传家乡之美,诉说家乡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乡文化软实力,同时也为乡村振兴书写青春的奋进之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家乡代言人吧!

周静怡 漳州龙海

1.作品名称

异岁同年

2.作品简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中描述着古人过新春时热闹非凡的景象。时光流转千百年后的今天,春节依旧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佳节。愈来愈多的人说年味变淡了,在我眼中却不全然如此。所谓的年味不单是人们用大红灯笼、鞭炮爆竹、对联福字堆积出来的氛围感,更深层的年味是家人团聚守年夜,是齐聚一堂暖人心,是友人相伴谈家常,是孩童嬉闹燃爆竹,是铿锵声里戏曲响,是月照旅人归故乡,是各式各样的情感杂糅成的人间烟火气。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辞旧迎新。本组照片记录了孩童、青年、老人们不同的过年方式。孩子们用笑容、烟火点亮黑夜,用笑声、爆竹迎来新年;青年们三两成群或聚宴或散席,团坐在街边用热气腾腾的小吃暖肠胃。老人们排坐台阶上谈着家常,用丝竹合奏一台手指木偶戏。幕布围搭起的小戏台,白衣武将偶在操纵者的手里灵活舞动,上演一场《万花楼》。街边的枯枝被灯笼装饰也显得少了几分颓败,增添了一丝生气,与停靠街边的汽车在逆光的剪影中烘托了安静祥和的新年氛围。

3.创新之处

作品用镜头记录了小城镇不同年龄层人们眼中的年味。


兴欣队 德阳市

1.作品名称

一碗面,一座城

2.作品简介

中江挂面,人们称它为“银丝面”,或“空心挂面”。据《中江县志》记载:“中江挂面,面细如丝,长八九尺…色白味甘,食之柔滑,细而中空,堪称洁、白、净、干、细五绝”。相传,当年乾隆皇帝设宴为奉命巡查台湾归来的孟邵接风洗尘,席间御厨献上挂面。作为中江人的孟邵便即兴赋诗一首:“名列帝王玉食中,堪称道骨仙风,宫廷华府觅芳踪…孔通华夏,敢道九州同。”人们便取孔通华夏之意,便把中江挂面称为“空心挂面”。

在中江,小小的一碗挂面却是一代代人从小到大记忆中抹不去的美味,是普通早餐中的幸福,是长寿面中的祝福,是对新人长长久久的祝愿,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丝告慰。简简单单一碗挂面中,是无数人简简单单的一生。在这里,一碗面,是一座城市的味觉记忆。

在中江县觉慧村,这座仅有40多户人口的小村庄,家家户户均以制挂面为生,故而人们亲切称它为挂面村。在这里,制作手工挂面的技艺传承了千年。小雪过后家家户户房前屋顶就会挂出一条条洁白如雪的面条,从不足一米的面条被拉到五米长,而后被自然风干,就连空气中也弥漫着面条的甜香味。

慢慢从村头步入村庄,迎面而来的便是遍地的油菜花与艳阳高照下辛勤劳作的人们,漫步于油菜花地中,轻嗅着空气中淡淡的花香与面香,观察着人们辛苦劳作的背影,寻一家农家小店品上一碗新出炉的挂面,享受着这喧闹世间少有的几分宁静。而后,默默记录着生活,记录着每一个表情,记录着每一刻的光,记录着这些永远无法复制的唯一。

3.创新之处

作品用镜头记录了挂面村的田园牧歌。


薛淇文 甘肃张掖

1.作品名称

年味

2.作品简介

《年味》中共有十幅摄影作品,包含城市与乡村不同的风貌,不同的 “年味”。作品均用手机拍摄。

城市中的年味包含六幅作品:包括公园里炫彩的灯光秀剪影、景区朱红色的大门、巷道中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以及休闲广场上各式各样的年灯。乡村中的年味包含四幅作品,包括家家户户门口大红色对联、枝头的冬枣、农村冬季龟裂的土地以及农户家里颇具生活气息的杂物剪影。

总有人说,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不是这年没年味了,而是现在过年,最快乐的已不是长大的我们了。看看街边巷道村头里嬉戏打闹的孩子们,不正是小时候的我们吗?城市里张灯结彩,广场上,公园里熙熙攘攘,挂满彩灯;乡村里家家户户门口贴着对联,挂上灯笼,一家人围坐桌前热热闹闹吃年夜饭,这些都是“年味”。

3.创新之处

从城市和乡村两个视角来表现家乡的年味。


罗富丽 贵州兴义

1.作品名称

家乡风采

2.作品简介

我的家乡晴隆,是位于贵州的一个小县城,城不大,风景却很别致。这里有众多绚丽多彩的美景,如美丽“红色公路”史迪威公路、兴义万峰林、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峡谷、泥凼石林、云湖山、清水河……这里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居住着纯朴、勤劳、热情、好客的苗族、布依族。

我的家乡仿佛是祖国西南部一块养在深闺,未经打磨的璞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然保持着许多原始的生活方式,到季节下田插秧,村民们田间对歌,一声声的山歌飘荡在山间田野,述说着乡民们的质朴与情感。

以溶洞、钟乳石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是家乡风光的另一大看点,照片中的洞穴景色拍摄于一个尚未开发的溶洞,其中的钟乳石仿佛一个个计时器,记录着它们千百年的沉寂。我想要把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现给人们,为我的家乡代言。

3.创新之处

从田间地头的劳动者,景区游客视角去拍摄,增加作品体验感。


李雨果 河南郑州

1.作品名称

期颐

2.作品简介

“新时代,新形象”为主题用镜头记录家乡美,用定格在镜头间的变化,展示复兴之路上的新气象。

天朗气清,背上相机,走出房门,我用照片定格一个又一个瞬间,老年人的生活也各有不同,有的含饴弄孙、有的下棋聊天细数当年趣事、也有的三五结伴欣赏老城风光……

新时代,各种条件都在进步,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带着对老人们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我将这组摄影作品起名为《期颐》。

本组作品共九张,分为生活篇、祖孙篇和娱乐篇三个主题。生活篇的四张图片,展示浓浓的人家烟火气。祖孙篇的两张照片展示老人家们看着小朋友打闹游戏,接孙儿孙女放学,享天伦之乐。娱乐篇的三张照片展现的则是老人们的休闲时光,无论是下棋、围观还是逛街,一派怡然自得。

3.创新之处

没有选择对街道等场景的描绘作为主体,而是选择了新时代老人们的新形象作为切入点,记录不同老人退休后的生活常态,以三个不同的主题展现老人们最平淡最普通的日常,小中见大,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寻常百姓家的幸福清单。


胡丽雯 龙岩长汀

1.作品名称

与心同游,看家乡美景

2.作品简介

长汀古城又称汀州古城,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国家AAAA级景区。

古城地处武夷山脉南麓、汀江上游,山环水绕,环境清幽。城内古建筑随处可见,唐、宋、明、清的古城门、气势恢宏的文庙、雕梁画栋的天后宫、金碧辉煌的庙宇、奇特的双阴塔、唐宋古街区……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城墙将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连接在一起,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线,从惠吉门登上古城墙,一路沿汀江走在这古城墙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城内生动的市井百态。

城内除了众多古迹外,还有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福音医院、云骧阁、辛耕别墅、中华基督教堂等革命旧址,以及不少历史名人纪念馆和故居。

走在汀州古城墙上,看着汀江河水静静流过,头顶上的红色灯笼高高挂起。城不言,楼不语。它们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有温度的。就像《青石板的诉说》里所唱“风雨来时,请到汀州古城倾听青石板的诉说”。

这次我选择的拍摄场景是古城墙和红灯笼以及黄昏夕阳景色。红灯笼在古城中并不罕见,温暖的色调时常让我们想起那段红色记忆,时光流逝,但古风犹存。

3.创新之处

走入大街小巷,从细微处发现家乡的美。


吴晨舟 泉州晋江

1.作品名称

别墅与古厝齐飞——聚福之乡大埔村

2.作品简介

来到大埔村,映入眼帘的是街道整洁平整,屹立的楼房窗明几净,粗壮的榕树郁郁葱葱……这个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200人的村落,有近一半的年轻人选择在外面的世界闯荡,富裕之后的村民也选择做公益、反哺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从老年人免费住养老院到农村拆迁改造,这座村子先后获得“福建省文明村”、“福建省美丽乡村”、“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等称号。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大埔村早已做到了微妙的平衡,各个行业的高速发展让原本只有“黑与白”的村庄点缀上五彩斑斓,让村庄不再像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村庄”那般。古朴的古厝没有作废,而是选择了翻新,只有必要的传统仪式时才得以开放,但她的神秘也能从门窗间隙窥见一二。整洁的街道,只有落叶在这里安家落户,夕阳西下时,明丽的村庄一瞬笼罩上梦幻的色彩。只有大埔村人才知道,今天的幸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多年来的奋斗打拼才成就大埔村今日欣欣向荣的模样。我们出门在外时,对别人说起自己的家乡,脸上挂满的是自豪与欣慰。这是自然与人文的交响,这里是真正的聚福之乡,村民走的是小康路。

3.创新之处

由细微之处窥见乡村底蕴,由至高之处俯瞰乡村全貌。


杜秋娟 云南玉溪

1.作品名称

归云

2.作品简介

我的家乡我代言(云南玉溪)。

汉武帝元狩年间,彩云见南中,云南名始于此,这正是我的家乡,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云南地质地貌复杂多样,平均海拔1500米,既有喀斯特地貌的神秘,也拥有雪山的威严;热带雨林总是令人向往,高原湖泊同样让人流连忘返。在我眼中,最美的莫过于天空纯净,阳光灿烂,民风纯朴。我的这组作品正是家乡人文和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

湖光山色。玉溪位于云南省中部,山地、峡谷、高原交错分布;气候立体多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分明,是名副其实的休闲度假好去处。玉溪拥有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抚仙湖,湖沿岸有秀丽的奇峰异石,名山胜景,曾有很多文人墨客为其所倾倒。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抚仙湖已打造成为云南省旅游度假示范区,集旅游观光、科学考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环湖景区。开头两张照片拍摄于抚仙湖沿岸的环湖公路,在黄昏时分追赶日落,吹着晚风,感受水的柔情,那是对家乡最美的眷恋。

彝族文化。云南有26个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风俗使云南风情万种。我生活的玉溪,少数民族彝族占比最多,人们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民族装饰。作品中展现的是彝族人的表演服装,彝族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例如迎客调、娶亲调、哭丧等。彝族人能歌善舞,彝族舞蹈十分具有特色,例如跳乐、打歌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彝族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赞许,也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在我的作品中展示的服装由彝人自己制作,围腰(当地人们称为花系腰)上的一针一线都寄托着母亲对女儿的爱。在节庆日时一同穿上并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展示着年轻一代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热爱。

3.创新之处

找最美的自然景色,随心而行,随手而拍。细节表达,展示最真实的民族风情,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思考。


陈敏丽 漳州诏安

1.作品名称

等待

2.作品简介

破旧的墙壁,灰黑的灶台,噼里啪啦的柴火和热气蒸腾的饭菜,是家乡的年味。

火柴点燃窜动的火焰,炽热的火焰舔舐着壁炉,蒸煮着饭菜,抚慰着游子。

当春节过去游子离开,彼时热闹的灶台渐渐又恢复了往日的寂静,交叠着那个留家等待的孤独身影。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家乡沉淀着浓浓的乡情,承载着游子对故土的情结。我为家乡代言,传递了青年学子对乡土文化的倾心、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的决心、为乡愁找到美丽归依的信心!

不管走的多远,都无法抵挡我们对归途的依恋,对原乡的守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