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2016】18号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财产安全,保障实验室安全和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预案
1、发现火情,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必须首先切断电器总电源、气源开关,迅速移走周围的可燃物品,关闭一切通风装置,减少空气流通;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2、设法隔绝火源周围的空气,降低温度至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根据火势的大小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扑灭火焰。火势较小时,可用湿抹布等灭火。对于大火,则应根据燃烧物的性质使用不同方法和灭火器灭火;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3、当实验室发生大火又没有及时补救,致使火势蔓延扩大而无法扑灭时,应立即拨通火警“119”报警,同时向领导汇报,组织人员尽快撤离现场。
4、火灾应急疏散程序
1) 火灾发生后,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赶到火情发生现场,协助组织人员顺序疏散。
2) 疏散顺序:着火层人员——着火层楼上人员——着火层楼下人员
3) 疏散方向:一般情况下应该按照疏散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指示的方向进行疏散。若安全指示灯方向和火灾方向相同,则向相反方向疏散。
5、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二)实验室触电应急处理预案
1、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2、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 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 ⑴切断电源开关; ⑵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 ⑶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4、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校医务室接替救治。
(三)实验室财产安全事故预防
1、实验室钥匙有专人妥善保管,不能转借或私配。室内一切设备和用品,未经负责人同意,任何人不得带出室外。
2、检查实验室保持门窗的锁、插销完好。
3、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到离开实验室时,必须关好门窗,切断电源。
4、平时应经常巡查各间实验室门窗是否锁好。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汇报。
(四)应急预案的启动
由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的组长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及负责人要认真执行应急预案,遵守工作纪律,确保信息安全,并保证联系方式畅通。突发事件报告时限、程序及内容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进程等环节,每一起突发事件都必须作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首次报告要快,进程报告要新,结案报告要全。
1.首次报告
发生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事件名称、发生地点和时间、报告时间、涉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报告单位、报告人、联系人及通讯方式;尽可能报告的信息内容包括:事件初步性质、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可能的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等。
2.进程报告
进程报告内容为突发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原因或可能因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等。对于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进程报告除了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外,还应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报告学校及相关部门。
3.结案报告
在事件处理结束后,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及时向学校或学院提交结案报告。结案报告的内容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事件产生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过程(包括各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并提出责任追究及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等。
(五)应急处置措施
1.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应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或学院领导,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领导小组组长启动应急预案后,要组织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处置,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
2.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应尽快作出应急反应。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下列措施: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迅速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危险源,划定危害区域并加强巡逻;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封闭、隔离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损害扩大的活动;抢修被损坏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
3.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的,或超出事件发生单位处置能力需要学校协调处置的,由组长及时联系上报学校,再由学校主要领导直接指挥和指导,协同开展处置工作。
4.事后,要对其他实验室和相关人员及学生进行教育,要及时部署和落实学院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类似突发事件在本单位再次发生。
(六)善后处理
应急处置和救助活动结束后,工作重点应马上从应急处置转向补救和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秩序。
(一)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二)及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做好稳定正常教学和生活的秩序工作。
(三)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整改,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四)配合公安机关做好事件侦察工作。
附:实验室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系方式
组长 |
黄清 |
13365006393 |
朱志明 |
13806929695 |
|
心理实验中心组员 |
潘玲娜 |
13235023571 |
何燕平 |
15892016712 |
|
教育技术实验室组员 |
许陵 |
13003950919 |
王小群 |
18020650300 |
|
学前教育琴房 |
江岚 |
13599681153 |
闽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