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杨李娜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66.02
职 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原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方向:考试理论与评价研究、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台湾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方法
学术兼职: 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一、科研课题
1.主持《大陆与台湾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的比较研究》,2003年至2005年,校级课题,已结项
2.主持《台湾高校入学考试制度研究》,2006年至2008年,校级课题,已结项
3.主持《台湾的大学招生入学考试制度研究》(编号06AIS0670286),2006年至2008年,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已结项
4.主持《台湾地区高校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研究》,2008年至2009年,福建省教育厅教育考试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已结项
5.主要参与《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废除联考对台湾学生来大陆就读的影响》,2002年2月至7月,教育部港澳台办立项,已结项
6.主要参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研究》,2001年2月至2004年12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已结项
7.主要参与《天津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科研处与天津市教育厅课题,已结项
8.《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参加者之一,2004年4月至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已结项
二、学术著作
1.《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2.《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修订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
三、学术论文
1.《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互动关系探究》,《黑龙江教育学学院学报》2015年第12期(第二作者)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探讨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2015.10.15出版)(第二作者)
3.《形成性与总结性教师评价的结合——以美国康涅狄格州新教师档案袋评价为例》,《教育与考试》2015年第5期(双月刊)(第二作者)
4.《以表现性评价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高阶思维能力》,《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年第4期(第二作者)
5.《中小学校本课程评价主体探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二作者)
6.《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中的若干关系探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二作者)
7.《高考理综试题的理论分析与改进思考》,《教育与考试》2012年第6期(第二作者)
8.《综合实践活动融合项目评价的意义、体系及实践》,《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第1期(第二作者)
9.《大学自主招生相关问题探讨——走出象牙塔——大学的社会责任读后感》,《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第1期
10.《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层次评价多元化体系建构》,《教育与考试》2011年第2期(第二作者)
11.《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化入学制度改革特点探析》,《教育与考试》2011年第6期
12.《新课程背景下福建省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教育与考试》2010年第2期(第二作者)
13.《台湾师资培育制度的改革发展评介》,《台湾研究》2010年第2期
14.《台湾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及其特点》,《教育与考试》2009年第2期
15.《林语堂与新加坡南洋大学——以林语堂办学宗旨分析其在南大受挫原因》,《闽台文化交流》2008年第2期
16.《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因素分析》,《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第二作者)
17.《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漳州师范学院为例》,《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二作者)
18.《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中的推荐甄选方式的由来》,《教育与考试》2007年第2期
19.《浅论台湾的大学推荐甄选考试方式》,《考试研究》2007年第2期
20.《台湾的大学入学招生机构演变》,《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理论版)2006年4月号下半月
21.《浅析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台湾研究集刊》2005年第2期
22.《台湾大学多元入学考试制度的若干特点》,《教育评论》2005年第1期
23.《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入学制度改革述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主要大部分内容被《高教文摘》2005年第7期转载
24.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创立与实施》,《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心《高等教育》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
25.《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6.《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考试制度的变革及其启示》,《江苏高教》2005年第5期
27.《民国时期的大学招考制度及其影响》,《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28.《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考试》,《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第5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心《高等教育》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并获得2005年福建省第四届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论文类优秀成果奖”
29.《中国传统文化对台湾大学入学考试改革的影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26卷
30.《日本大学入学考试中的推荐入学制研究》,《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2月号下半月(理论版)
31.《台湾的大学推荐甄选入学制度评价》,《湖北招生考试》(下半月理论版)2004年12月号
32.《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探析》,《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年第1期
33.《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学科能力测验”述评》,《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心《高等教育》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
34.《我国女大学生发展特征探讨》,《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35.《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探析》,《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6期
36.《科举学:一门探讨考试发展规律的专学》,《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心《高等教育》2002年第7期论文摘编
37.《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育价值观》,《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2卷
38.《论以素质为核心的高考命题改革》,《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第3期
39.《“3+X”高考改革方案与台湾“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比较研究》,《考试研究》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考试研究》编辑部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2002年第2辑
40.《用现代大学理念引导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2001年第7 期
41.《新疆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二作者)
42.《新疆师范大学九七届毕业生教学信息反馈调查分析》,《高师教育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年刊;获得新疆师范大学1997-1998学年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43.《信息高速公路与新疆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20卷;人大学复印资料中心《高等教育》1999年第6期全文转载
44.《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引文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第6期
45.《中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关于几何图形的旋转》,《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四、授权专利
无
五、获奖与荣誉
1.《新疆师范大学九七届本科毕业生教学信息反馈调查研究》,获1997-1998学年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论文《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考试》获得2005年“福建省第四届优秀高教科学研究成果奖优秀奖”
3.论文《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考试》获得2006年漳州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论文《台湾大学多元考试制度的若干特点》获得2006年漳州师范学院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5.论文《浅析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获得2008年漳州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6.《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专著),获得漳州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六、社会服务
2015至2018年持续参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行知乡村教师读书会活动、福建省新生活教育共同体研讨活动及新生活课堂研究活动。
2017年7月9日在首届“行知式青年教师”网络研修班》上做了题为《倾听:一种教育科研方法》的专题讲座。2016年7月26日参与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行知实验校分会组织举办的专题生活教育网络研修班活动,并在首届生活教育网络研修班,做专题讲座《教育叙事写作——教育观察的视角》。
2017年至今担任九三学社闽南师大支社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