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欢迎您!建议IE8以上或360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2024级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于创立于2001年,授予理学学位。依托福建省高原学科建设学科(教育学)、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学科平台,扎根闽南,立足福建,辐射周边省份,秉承“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创新意识,面向未来教育”办学理念,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学生能在中小学及相关教育、管理机构胜任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环境维护、管理,教学资源开发等工作,就业前景良好。

拥有智慧教育与智慧校园产学研中心、沉浸式智慧教室、远程直播智慧教室、智慧树课栈、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室、教育信息网络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融媒体教学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场所,在闽南师范大学附中、漳州一中、漳州八中等10余所学校建有见习、实习基地。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教师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牢记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培养师德情操高尚、专业基础扎实、信息化育人能力强,具有实践反思能力、开拓创新精神和终身发展意识的人才,毕业五年后能成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优秀教师。

培养目标1:立德树人,奉献教育与社会。具有较强的信息社会责任感、基层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热爱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师德品质,引领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伦理观。

培养目标2:学识扎实,胜任教学与管理。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基本理论体系,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基础,初步具备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胜任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3:资源整合,善于组织与育人。应用信息技术,整合数字资源,有效组织班级管理与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优势,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

培养目标4:面向未来,持续发展与创新。关注未来教育,学会批判反思,勇于创新创造,拥有终身学习、自我成长意识,善于团结协作,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技术支持、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毕业要求

通过专业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信息社会责任感、基层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敬业乐群,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四有”教师。

1.1坚定的理想信念

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能从情感上、思想上、理论上和政治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教育教学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1.2 高尚的师德情操

传承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优良师范传统,践行“博学、明理、励志、笃行”校训,拥有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感,立志成为新时期“四有教师”。

1.3良好的敬业精神

自觉遵守国家教育政策与法规,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依法执教。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

乐于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并认同其意义和特殊性。情系学生,做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引路人,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具有积极的从教意愿。

2.1积极的价值观念

具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和荣辱观,对信息技术教师工作保持积极的职业情感、态度和价值追求。

2.2正确的学生观念

熟悉青少年心理成长基本规律,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知识学习、品格锤炼、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3较强的从教意愿

热爱教育事业,理解并认同信息技术的教书育人价值和意义,愿意投身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在教书育人中实现人生价值。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初步掌握教育技术学学科基本理论,能够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理解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艺术等综合素养,促进专业教学,提升生活品质。

3.1扎实的学科基础

初步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和技能并形成体系,初步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基本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熟悉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结构,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学科核心素养。

3.2实用的能力结构

具备较强的数字化资源开发、应用和管理的能力,能对其应用效果给予合理评判,并持续改进;基本具有将学科知识整合的意识和能力,具备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

3.3 良好的人文素养

能解释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艺术等综合素养,促进专业教学,提升生活品质。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理解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学会分析学情和教材,具有师范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胜任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4.1 基本的教学能力

熟悉最新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掌握中学教学基本技能、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与学习效果评价等能力,初步掌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改革的的方法技能,积极尝试开展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活动。

4.2 初步的教研能力

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基本方法、手段和技能,初步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信息技术教学及相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

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重视品德教育,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挖掘德育数字资源,发挥信息技术专业优势,获得积极的班级管理体验。

5.1 科学的德育理念

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充分挖掘德育数字资源,初步掌握中学品德教育的目标、原理、内容及方法。

5.2 积极的管理体验

具有初步的团队管理经验,掌握基本的班级管理方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专业优势,有效开展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团队气氛。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

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理解数字资源育人价值和意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德育渗透,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

6.1 全程的育人理念

认识数字资源育人价值和意义,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行为养成的一般规律,初步懂得将德育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和信息技术专业教育活动中。

6.2 综合的育人经历

能识别校园文化基本特征,因地制宜地组织信息技术类第二课堂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五育”融合发展的合格数字公民。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关注未来教育,树立终身学习、毕生发展观念,学会批判反思,具有一定的数字化学习创新思维和意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

7.1 合理的生涯规划

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了解、跟踪国内外中学教育特别是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关注未来教育,树立毕生发展观念,制定合理的生涯规划。

7.2 独立的反思能力

能初步运用反思方法和技能,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分析数据,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自我诊断、自我改进,具有一定的数字化学习创新思维和意识。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能解释信息时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与价值,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有效沟通,实现自身与团队的共同进步。

8.1 良好的团队意识

理解和体验信息时代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和价值,积极主动参加网络社区等协作学习活动,分享个人经验、智慧,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8.2 有效的沟通技能

能使用语言工具,利用网络及各类数字化新媒体,与领导、同事、学生及学生家长等进行有效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四、“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五、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毕业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66学分,其中必修123学分,选修43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对应矩阵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毕业要求

统计

1

2

3

4

5

6

7

8

H

M

L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必修课

大学英语



M




L

H

1

1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H

H


L

M


2

1

1

大学体育


H




H


M

2

1

0

军事理论、军事技能

H




H



L

2

0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H




H

M


L

2

1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M






L

1

1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M



H

H



3

1

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H

M



H




2

1

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M



M

M



1

3

0

形势与政策

H

M



L

L



1

1

2

创新创业基础



M




H

H

2

1

0

通识选修课

美术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类、思政课课程群类、心理健康类、创新创业、人文社会、科技世界、闽南文化

M

M




M

L

H

1

3

1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必修课

教育信息化概述


H

H


L


M

H

3

1

1

摄影技术基础


L

H



H


M

2

1

1

摄影技术综合实践


L

H



H


M

2

1

1

高等数学



H

L



M


1

1

1

大学物理C



H



H

M


2

1

0

大学物理实验B



H



H

M


2

1

0

C语言程序设计



H



M

H


2

1

0

教学系统设计



H

H



H

M

3

1

0

Python程序设计



H



M

M


1

2

0

Python综合实践



H



H

M

M

2

2

0

数据结构与算法



H




L


1

0

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H




L


1

0

1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

M

M

H

M


M



1

4

0

教育电视节目综合实践

M

M

H

M


H



2

3

0

计算机网络

L


H



M



1

1

1

专业必修课

多媒体技术

L


H



M



1

1

1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H

H



H


3

0

0

中小学steam创新课程开发实践


M

H



H

H

H

4

1

0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

(含课程标准解读)

L

H

M

H



M


2

2

1

专业选修课

人工智能导论



H



H

M

L

2

1

1

教育传播学


M

H





H

2

1

0

网络教育应用*


M

M

H

M



H

2

3

0

网络教育应用实践*


M

M

H

M



H

2

3

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H




L


1

0

1

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

L


H

M



L


1

1

2

通用技术基础



H



H

M

M

2

2

0

数字化校园规划与实施



H



M


L

1

1

1

中学信息学奥赛专题


L

H



H

M


2

1

1

艺术基础(美术)



H

L


M



1

1

1

艺术基础(音乐)



H

L


M



1

1

1

平面设计


M

H



H

L


2

1

1

网页设计与制作*

M


H



M

L


1

2

1

网页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践*

M


H



H

M


2

2

0

三维动画制作与建模



H




L


1

0

1

三维动画制作综合实践*



H




M


1

1

0

数字视频制作


M

H



H

L


2

1

1

虚拟现实教育应用



H

L



M


1

1

1

离散数学



H

L



M


1

1

1

Scratch编程*



H



M

M


1

2

0

Scratch综合实践*



H



H

M


2

1

0

科技发明与专利申请



M



H

M

H

2

2

0

学习科学与技术



M

L



H


1

1

1

SPSS数据分析入门*



H




H

L

2

0

1

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实践*



H




H

M

2

1

0

教育大数据



H




L


1

0

1

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



M

H


M


H

2

2

0

教育技术发展前沿



M




H

L

1

1

1


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必修课

青少年发展心理


H


M

H

H



3

1

0

书写技能


L


H


M



1

1

1

教育基本原理

H

H

H

M


M



3

2

0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H

H





H


3

0

0

教师语言

L

M


H


M


H

2

2

1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H

H



L


2

0

1

微格教学(含片段教学)

M

M


H



H

M

2

3

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

重要论述研究

H

H







2

0

0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M

H



H

H


M

3

2

0

教师教育选修课

现代教师礼仪


H




M


M

1

2

0

教师专业发展

M

H


M



H


2

2

0

教育政策与法规

H

M






L

1

1

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H



M

H


H

3

1

0

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




H



M

M

1

2

0

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M


M


H

M

H

2

3

0

家庭心理学






L

H

M

1

1

1

家庭教育学






H

H

M

2

1

0

亲职教育






L

M

H

1

1

1

家庭生活教育






M

M

H

1

2

0

家庭感统训练






M

H

M

1

2

0

家庭箱庭疗法






M

H

M

1

2

0

集中实践环节

必修课

劳动课

H

H




M


H

3

1

0

教育见习

M

M

H

H



M

L

2

3

1

教育研习

H

M

H

H

M


H

L

4

2

1

教育实习

H

H

M

H

H

H

H

H

7

1

0

毕业论文



H

H



H

M

3

1

0

统计

H

14

13

46

16

7

23

19

16

154

M

9

20

10

7

5

22

23

17

113

L

5

4

0

6

2

4

12

10

43


七、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教技术学研究方法、教学系统设计、Python程序设计、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基本原理。

八、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模块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

课程

模块

学分

课程模块

学分占

总学分

比例

其中

实验

实践

学分

其中

实验

实践

学时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必修课

43

9.94

968

328

51

30.72%

通识选修课

8


128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必修课

50

10

816

171

83


50.00%

专业选修课

33

9

528

144

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必修课

13

2

234

36

15


9.04%

教师教育选修课

2

0.5

36

9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必修课

17

17

372

372

17

10.24%

合  计

166

48.44

3082

1060

166

100%

其中选修类课程43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5.90%;实验实践48.44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9.18%。

九、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安排表

课程

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其中实验实践学分

其中实验

实践学时

通识

必修

26001150300

大学英语A1

3

1

48

16

2+1

1

26002150300

大学英语A2

3

1

48

16

2+1

2

26003150300

大学英语A3

3

1

48

16

2+1

3

26004150300

大学英语A4

3

1

48

16

2+1

4

23005150200

计算机应用基础1

2


32


2


23006150200

计算机应用基础2

2

1

64

32

2+2


10007150100

大学体育1

1

0.11

36

4

2

1

10008150100

大学体育2

1

0.11

36

4

2

2

10009150100

大学体育3

1

0.11

36

4

2

3

10010150100

大学体育4

1

0.11

36

4

2

4

21011150200

军事理论

2


32


2


21012150200

军事技能

2

2

168

168

56

1

17028150300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0.5

48

8

2.5+0.5


170291503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0.5

48

8

2.5+0.5


170141503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0.5

48

8

2.5+0.5


1701715030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0.5

48

8

2.5+0.5


170181503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3


1701706000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

2学分、36学时,由《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课程的实践学分、学时构成。

5

17016150200

形势与政策

2

0.5

64

16


1-8

18018150200

创新创业基础

2


32


2


小计

43

9.94

968

328


通识必修课应修43学分、968学时,其中实验实践9.94学分、328学时

通识

选修

课程模块

学分

学时

课程类型

公共艺术(理论)

1

16

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

公共艺术(实践)

1

16

艺术体验和实践类

通选(就业指导)

1

16

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类

(第4或第5学期修读)

通选(思政)

1

16

思政课课程群类

通选(心理)

2

32

心理健康类

通选

2

32

人文社会;科技世界;闽南文化;创新创业

小计

8

128


通识选修课应修8学分、128学时,其中实验实践0.5学分、8学时

(2)专业教育课程安排表

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  数

学时数

学时分配

周学时

开课

学期

备注

讲课

实验

实践



09026040400

高等数学1

4

64

64


4

1


09331040250

摄影技术基础

2.5

40

32

8

2+0.5

1


09395040050

摄影技术综合实践

0.5

8


8

0.5

1


09414040300

教育信息化概述

3

48

48


3

1


05091040400

大学物理C

4

64

64


4

2


05247040100

大学物理实验B

1

32

5

27

1

2


09002040300

C语言程序设计

3

48

32

16

2+1

2


09027040400

高等数学2

4

64

64


4

2


09038040300

教学系统设计

3

48

48


3

2







09365040400

数据结构与算法

4

64

48

16

3+1

3


09396040050

Python综合实践

0.5

8


8

0.5

3


09397040250

Python程序设计

2.5

40

32

8

2+0.5

3


0919804030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3

48

32

16

2+1

4


09315040250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

2.5

40

32

8

2+0.5

4


09343040400

计算机网络

4

64

48

16

3+1

4


09398040050

教育电视节目综合实践

0.5

8


8

0.5

4


09015040300

多媒体技术

3

48

32

16

2+1

5


09215040200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2

32

32


2

5


09404040200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含课程标准解读)

2

32

32


2

5


09403040100

中小学steam创新课程

开发实践

1

16


16

1

7


小计

50

816

645

171

50



专业必修课应修50学分、816学时,其中实验实践10学分,171学时

选修课

模块

一: 信息技术教育

方向

09103050300

离散数学

3

48

48


3

3

A

09451050200

虚拟现实教育应用

2

32

32


2

3

A

09510050200

艺术基础(美术)

2

32

16

16

1+1

3

B











09650050250

Scratch编程*

2.5

40

32

8

2+0.5

3

A

09658050050

Scratch综合实践*

0.5

8


8

0.5

3

A

09515050200

人工智能导论

2

32

32


2

4

A


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

2

32

16

16

1+1

5

A







模块

一: 信息技术教育

方向

09132050300

通用技术基础

3

48

32

16

2+1

5

A

09542050300

数字化校园规划与实施

3

48

32

16

2+1

7

A

0931805030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3

48

32

16

2+1

4

A

09545050300

中学信息学奥赛专题

3

48

32

16

2+1

7

A

模块

二:数字媒体资源

方向











09583050200

平面设计

2

32

16

16

1+1

3

B










B

09511050200

艺术基础(音乐)

2

32

16

16

1+1

4

B

09651050250

网页设计与制作*

2.5

40

32

8

2+0.5

4

B

09657050050

网页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践*

0.5

8


8

0.5

4

B

09652050250

三维动画制作与建模*

2.5

40

32

8

2+0.5

4

B

09656050050

三维动画制作综合实践*

0.5

8


8

0.5

4

B

09279050300

数字视频制作

3

48

32

16

2+1

5

B




模块

三:专业研究

方向

09627050200

教育传播学

2

32

32


2

4

C

09513050100

科技发明与专利申请

1

16

16


1

5

C创新创业课程

09199050200

学习科学与技术

2

32

32


2

5

C

09436050250

网络教育应用*

2.5

48

32

16

2+0.5

5

C

09655020050

网络教育应用实践*

0.5

8


8

0.5

5

C

09653050250

SPSS数据分析入门*

2.5

40

32

8

2+0.5

5

C

09654020050

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实践*

0.5

8


8

0.5

5

C

09400050200

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

2

32

32


2

7

C

09342050200

教育技术发展前沿

2

32

32


2

7

C


小计

54

872

640

232

54


C


专业选修课至少应修50学分、816学时,其中实验实践10学分,171学时其中:课程实验(实践)9学分,144学时


A信息技术教育方向;B数字媒体资源方向;C专业研究方向;带*课程为限选课,选修课要求至少修33学分

(3)教师教育课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核

方式

学分数

学时数

学时分配

周学时

开课

学期

讲授

实验 实践



09009110200

青少年发展心理

2

36

36


2

2

09002110200

教育基本原理

2

36

36


2

3

09003110100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

18

18


1

3

09004110100

教师语言

1

18

18


1

3

09005110100

书写技能

1

18

18


1

2

09014110200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2

36

18

18

1+1

4

09057110100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

18

18


1

4

0905811010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1

18

18


1

1

09012110200

微格教学(含片段教学)

2

36

18

18

1+1

5

小  计

13

234

198

36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2学分,36学时




09004100100

现代教师礼仪

1

18

18


1

3

09005100100

教师专业发展

1

18

18


1

3

09011100100

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

1

18

18


1

4

09006100100

教育政策与法规

1

18

16


1

5

09007100100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1

18

16


1

5

09016100100

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1

18

9

9

1

5

09055100100

家庭心理学

1

18

18


1

3

09056100100

家庭教育学

1

18

18


1

3

09057100100

亲职教育

1

18

18


1

4

09058100100

家庭生活教育

1

18

18


1

4

09059100100

家庭感统训练

1

18

18


1

5

09060100100

家庭箱庭疗法

1

18

18


1

5

小  计

13

126

117

9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0.5学分,9学时

要求至少修满2学分,其中后面六门课属于家庭成长教育模块,至少修满1学分,共计36学时

4)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数

学时数

周数

周学时

开课学期

32001060100

劳动

1

48

2周


1-5

09004060100

教育见习

1

18

2周


4-5

09019060200

教育研习

2

36

4周


6

09027060700

教育实习

7

126

14周


6

09001060600

毕业论文

6

144

10周


5-8

小  计

17

372

32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