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欢迎您!建议IE8以上或360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2020版小学教育(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创办于2002年,2015年开始承担福建省公费师范生培养任务,2018年作为试点专业参加了教育部首批“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认证。本专业依托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点、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国家级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示范项目“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位一体’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教育学实践教育基地”、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区域农村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教师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与境内外多所著名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培养的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教学一线适应能力。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植闽南,立足福建,辐射全国,培养基础实、知识博、素养高、能力强、后劲足的小学教育专业人员。能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系统掌握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体系和方法,熟悉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较强反思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在小学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管理及研究工作,5年左右成长为兼具教学、管理、研究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反思实践型骨干教师。

培养目标1: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求实、合作、奉献、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和教育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执教;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和服务社会的精神和能力。

培养目标2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懂得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具有扎实的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和素养,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数学等多门课程教学、课程开发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培养目标3: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能够依据班级学生需求整体设计系列班级活动,具备将教书育人、成事成人融会贯通,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中达成立德育人目的。

培养目标4紧密追踪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具备终身学习意识,能通过反思教学、有效沟通、批判性思维等方式,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毕业要求

通过专业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

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和职业操守,能在专业实践中积极践行,立志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好老师。

1.1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能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实践中积极践行;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具备依法从教意识,明确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1.2认同并自觉践行师德规范

熟知、认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自觉将其转化为师德行为;具有乐观心态和健康身体,具备良好的教学态度,在教学中保持饱满的精神面貌,立志成为新时代的“四有”好教师。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从教意愿和教育情怀;正确认识小学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师生观,乐于为小学生成长创造条件和机会;具有基本的人文科学底蕴、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做到为人师表。

2.1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正确的职业理解

具有坚定的从教信念、敬业精神、职业理想,为自己是一名小学教师而感到自豪;正确认识小学教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反思实践型”教师。

2.2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

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信任并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具备与小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能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和机会;明确立德树人的内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3具备良好个人修养,做到为人师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广泛涉猎教育、人文科学等各类书籍,丰富自身修养;具备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自我反思的能力,自知自省自尊自重,举止得体。

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

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艺术修养;具备扎实的主教学科知识、兼任学科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拥有指导小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学习科学知识。

3.1广博的通识课程知识

具备基础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艺术修养等通识知识,体会知识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能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

3.2扎实的主教学科知识

扎实掌握小学语文或小学数学主教课程的基本思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入理解语文或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3贯通的兼学科知识

具备兼任课程的基础知识,对其他学科课程知识有一定了解,能胜任小学多科教学和综合性教学的要求。

3.4融合的学习科学知识    

深入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拥有指导小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学习科学知识。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具备从事小学教育的“三笔二话(画)一技术”教师基本能力;能够深入地理解至少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与内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整合能力;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4.1 教师的一般能力

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具有使用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能力,能将简笔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

4.2 主学科课程的教学能力

了解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能够深入地理解至少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和内容,能运用学科教学知识进行至少两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

4.3 教学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

了解与小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具有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能设计综合性、现实性的学习活动,创造跨学科的学习机会。

4.4 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和问题进行反思和研究。

毕业要求5: 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掌握小学生品德发展规律,明晰班级管理的教育思路,熟悉小学德育和班级管理基本方法,具备小学德育和班级建设的基本能力,胜任小学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能够依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具体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组织、实施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5.1具备小学德育能力

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依托“大学-政府-学校”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在“三课堂四阵地”的活动中获得有关小学德育积极体验,能够胜任小学德育工作,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的实践。

5.2具备班级建设能力

懂得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尤其要深入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殊性,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具有清晰的班级管理的教育思路,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策略方法,胜任小学班主任工作,能够依据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在校内外组织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

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掌握学科育人、环境育人的内涵与方法,具备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能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创设益于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及各类教育活动中实现成事育人的目的。

6.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的基本知识,并能够与时俱进地在综合育人实践中较好地加以运用。

6.2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能够认识学科育人价值和意义,根据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学的内容和特点,设计和组织相关教学活动,将德育渗透其中。

6.3能通过各种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能够组织主题教育、少先队和社团活动,突出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育人能力。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依据自身专业成长需求,紧跟时代和教育发展步伐,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反思、创新意识,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能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7.1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

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了解并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实现路径,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

7.2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在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特别是在了解小学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

7.3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

能够认识教育反思的价值与意义,初步掌握教育反思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在小学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形成较好的教育反思能力。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具备团结协作、互勉共进的精神,体认学习共同体在教师发展中的价值,通过有效沟通,实现真正的互助学习、合作发展的目的。

8.1了解团队协作价值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掌握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体验学习共同体的价值,懂得学习团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

8.2掌握沟通合作技能

具有主动积极参与团队协作活动的意识,初步掌握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能。

8.3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学习活动中能够积极参加小组互助和协作学习,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与小学教师、家长和社区等进行积极沟通,形成较好的沟通合作能力。

四、“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对应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五、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毕业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56学分,其中必修114分,选修42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课程

类别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毕 业 要 求

1

2

3

4

5

6

7

8

通识教育

课程

通识

必修课

大学英语

L


M



M



计算机应用基础



H

M


M



大学体育

L


M



M



军事理论、军事技能


M




H


M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M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M




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M




M


形势与政策

H


M




M


创新创业基础






H

M

H

通识

选修课

艺术天地类、心理健康类

创新创业类、人文社会类

科技世界类、闽南文化类



H



M


M

专业教育

课程


专业基础课

文学概论



H

M


L



大学语文



H

M



M


高等数学



H

M


L



小学语文教学法


L

H

H


M



小学数学教学法



H

H


L

M


小学语文方向

汉语基础


L

H

M


M



儿童文学



H



H

M


小学语文微格教学



M

H


L

H

H

小学语文教材研究



H

M


M



朗读与朗读指导


L

H

H


M



写作




H



H


中外文学史



H




M


小学语文课例分析与鉴赏



H

H



L


古代文学



H



M



小学数学方向

小学数学基础理论



H

H



M


小学数学微格教学



M

H

L

H

M


数学文化与数学史


M

H

H



M


课程

类别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毕 业 要 求

1

2

3

4

5

6

7

8

专业教育

课程

小学数学方向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



H

H


M

M


统计与概率



H

H


M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H

H


M

M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M

H


H

M


小学数学解题研究



H

M



M


小学数学课例评析



M

H


H

M


小学语文方向

教育戏剧



H



H

H


汉字文化常识


L

H

M


M



经典作品整本书共读


L

H


H

M



美学


L

H

M


H



数学文化与数学史



H

H


H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


L

H

H


M



小学数学解题研究



H

H


M



小学数学基础理论



H

M


M



解析几何



H

M


M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M

H


H

M


数学游戏与折纸



L

H


M

H

M

小学数学课例评析



M

H



M


数学软件应用



M

H


H



小学数学方向

解析几何



L

H


M



数学游戏与折纸



L

H


M

H

M

数学软件应用



M

H





小学语文课例分析与鉴赏




H



H


儿童文学



H



H

M


汉字文化常识


L

H

M


M



朗读与朗读指导


L

H

H


M



中外文学史



H




M


写作



H

H



H


教育戏剧



M



H

H


古代文学



M



H



经典作品整本书共读


L

M


H

H




课程

类别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毕 业 要 求

1

2

3

4

5

6

7

8

专业教育

课程

其他

音乐


M

H



M



简笔画与素描


M

H

L


M



合唱与指挥


M

H



M



钢琴


M

H



M



小学体育活动组织


M

H



M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M

H



M

L


舞蹈


M

H



M



小学科学教育


M

H

H





教师教育

课程

教师

教育

必修课

小学生心理学



M

L

H

H



小学教育学


H



M

H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H

H





L

M

教育政策与法规

H

L



M

M

M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H

M


H

H



教师语言


L

H

H


M


M

书写技能


M

H

H





小学课堂管理艺术




M

M

H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M



M

H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H



M

M

中外教育简史


M

H






小学班级建设


M



H

M

L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H



M

M

教师教育

选修课

现代教师礼仪

H

M

M




M


教育心理学


H



M



H

教育名著与经典教育案例


H

M




H


家庭教育学


M



H

M

L


小学生发展与教育指导


M


M

H

H



教育测量与评价


L



H

M



小学多媒体素材制作




H



M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态


M


H



H


小学比较教育研究


M




H

H


教育哲学

H





M

H



课程

类别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毕 业 要 求

1

2

3

4

5

6

7

8

教师教育

课程

教师教育

选修课

教师专业发展


M





L

M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H

M

M


集中实

践环节

必修课

劳动






H

L

M

教育实践


M


H

H

M

H

H

毕业论文




L


M

H

M

注: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七、专业核心课程

1.小学语文方向: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教师语言、书写技能、小学班级建设、小学课堂管理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文学概论、大学语文、儿童文学、汉语基础、朗读与朗读指导、小学语文教学法、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小学语文微格教学、小学语文课例分析与鉴赏、中外文学史等。

2.小学数学方向: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教师语言、书写技能、小学班级建设、小学课堂管理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数学、统计与概率、小学数学基础理论、小学数学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微格教学、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小学数学课例分析等。

八、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数

学时数

学分数小计

占总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课

40

816

48

30.77%

选修课

8

128

专业教育课程

必修课

33

480

56

35.9%

选修课

23

388

教师教育课程

必修课

24

432

32

20.51%

选修课

8

144

实践教学环节

集中性实践教学

20

34周

20

12.82%

课程实验(实践)

51

544

51

32.28%

本专业总学分为156学分。其中选修类课程39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25%;

实践教学环节73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46.20%。


九、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安排表

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数

学时数

学时分配

周学时

开课

学期

讲授

实验

实践

26001150300

大学英语A1

3

48

32

16

2+1

1

26002150300

大学英语A2

3

48

32

16

2+1

2

26003150300

大学英语A3

3

48

32

16

2+1

3

26004150300

大学英语A4

3

48

32

16

2+1

4

23005150200

计算机应用基础1

2

32

32

/

3

1

10007150100

大学体育1

1

32

32

/

2

1

10008150100

大学体育2

1

32

32

/

2

2

10009150100

大学体育3

1

32

32

/

2

3

10010150100

大学体育4

1

32

32

/

2

4

21011150200

军事理论

2

32

32

/

2

1

21012150200

军事技能

2

112

/

112

56

1

1702701025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40

38

2

2.5

1

1702601025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40

38

2

2.5

2

170141503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45

3

3

4

1701515040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60

4

4

3

1701715020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

2

32

0

32

2

5

17016150200

形势与政策

2

64

48

16

/

5

18018150200

创新创业基础

2

32

32

/

/

1

小  计

40

816

581

235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10学分,235学时

通选(艺术)

艺术天地类

至少2学分

通选(心理)

心理健康类

至少2学分

通选

人文社会类

至少4学分

科技世界类

闽南文化类

创新创业类

要求至少修满8学分,128学时

(2)专业教育课程安排表

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讲授

实验 实践



专业基础

09352040200

文学概论

2

32

32

/

2

1


09370040200

高等数学1

2

32

32

/

2

1


09371040200

高等数学2

2

32

32

/

2

2


09006040200

大学语文

2

32

32

/

2

2


09131040300

小学语文教学法

3

48

32

16

2+1

4


09129040300

小学数学教学法

3

48

32

16

2+1

3


   小计6门  


14

224

192

32

12+2



小学语文方向

09368040200

小学语文教材研究

2

32

8

24

0.5+1.5

3


09354040200

儿童文学

2

32

24

8

1.5+0.5

3


09372040300

小学语文微格教学

3

48

8

40

0.5+2.5

4


09353040200

汉语基础

2

32

32

/

2

5


09355040200

朗读与朗读指导

2

32

8

24

0.5+1.5

4


09356040200

写作

2

32

8

24

0.5+1.5

5


09373040200

古代文学

2

32

32

/

2

6


09374040200

中外文学史

2

32

32

/

2

6


09375040200

小学语文课例评析

2

32

8

24

0.5+1.5

6


小计9门

/

19

304

160

144

10+9



小学语文方向专业教育课程至少修满56学分,必修课至少修满33学分。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11学分,176学时

小学数学方向

0902204020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32

32

/

2

3


09367040200

小学数学基础理论

2

32

24

8

1.5+0.5

3


09378040200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

2

32

8

24

0.5+1.5

3


09369040200

小学数学教材研究

2

32

16

16

1+1

4


0938004020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2

32

8

24

0.5+1.5

4


09377040300

小学数学微格教学

3

48

8

40

0.5+2.5

5


09379040200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2

32

24

8

1.5+0.5

6


09381040200

数学文化与数学史

2

32

32

/

2

6


09382040200

小学数学课例评析

2

32

8

24

0.5+1.5

6


小  计 9门

/

19

304

160

144

10+9



小学数学方向专业教育课程至少修满56学分。必修课至少修满33学分。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11学分,176学时。



小学语文

方向

09608050200

汉字文化常识

2

32

16

16

1+1

3


09165050200

小学数学基础理论

2

32

16

16

1+1

3


09610050200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

2

32

16

16

1+1

3


09531050200

教育戏剧

2

32

16

16

1+1

4


09609050200

小学数学解题研究

2

32

8

24

0.5+1.5

4


09547050200

解析几何

2

32

32

0

2

4


09614050200

数学软件应用

2

32

8

24

0.5+1.5

5


09613050200

经典作品整本书共读

2

32

8

24

0.5+1.5

6


09616050200

美学

2

32

24

8

1.5+0.5

6


09615050100

数学游戏与折纸

1

16

8

8

0.5+0.5

6


09462050200

数学文化与数学史

2

32

24

8

1.5+0.5

6


09508050200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2

32

24

8

1.5+0.5

6


09391050200

小学数学课例评析

2

32

8

24

0.5+1.5

6


小计13  门

/

25

400

208

192

13+12

/


小学语文方向选修课最低需修满23学分。其中:课程实验(实践)选修12学分,192学时

小学数学

方向

09547050200

解析几何

2

32

32

/

2

3


09609050200

小学数学解题研究

2

32

8

24

0.5+1.5

4


09615050100

数学游戏与折纸

1

16

8

8

0.5+0.5

6


09614050200

数学软件应用

2

32

8

24

0.5+1.5

6


09390050200

小学语文课例评析

2

32

8

24

0.5+1.5

6


09032050200

儿童文学

2

32

24

8

1.5+0.5

3


09608050200

汉字文化常识

2

32

16

16

1+1

2


09613050200

经典作品整本书共读

2

32

8

24

0.5+1.5

6


09505050200

朗读与朗读指导

2

32

8

24

0.5+1.5

4


09530050200

中外文学史

2

32

32

/

2

6


09273050200

写作

2

32

16

16

0.5+1.5

5


09531050200

教育戏剧

2

32

8

24

0.5+1.5

4


09468050200

古代文学

2

32

32

/

2

6


小计 13门

/

25

400

208

192

13+12

/


学数学方向选修课最低需修满23学分。其中:课程实验(实践)选修12学分,192学时



其他

09497050200

音乐

2

32

8

24

0.5+1.5

2


09498050200

简笔画与素描

2

32

8

24

0.5+1.5

2


09055050200

合唱与指挥

2

32

8

24

0.5+1.5

3


09265050200

钢琴

2

32

8

24

0.5+1.5

4


0938405020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2

32

16

16

1+1

4


09509050200

小学体育活动组织

2

32

16

16

1+1

3


09266050200

舞蹈

2

32

8

24

0.5+1.5

6


09502050200

小学科学教育

2

32

24

8

1.5+0.5

6


小计 8门

/

16

256

96

160

6+10

/


其他模块最低需修满10学分。其中:课程实验(实践)选修10学分,160学时

专业教育课程至少修满56学分。其中,必修课须修满33学分,选修课至少修满23学分。

(3)教师教育课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核

方式

学分数

学时数

学时分配

周学时

开课

学期

讲授

实验 实践



09036110200

小学生心理学

2

36

27

9

1.5+0.5

1

09037110200

小学教育学

2

36

27

9

1.5+0.5

1

09041110100

书写技能1

1

18

9

9

0.5+0.5

1

09003110100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

18

18

0

1

2

09038110200

教育政策与法规

1

18

18

0

1

2

09043110200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

2

36

27

9

1.5+0.5

2

09039110200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2

36

27

9

1.5+0.5

3

09040110200

教师语言

2

36

9

27

0.5+1.5

3

09006110200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2

36

18

18

1+1

3

09041110200

小学课堂管理艺术

2

36

18

18

1+1

5

09042110100

书写技能2

1

18

9

9

0.5+0.5

4

09046110200

小学班级建设

2

36

18

18

1+1

4

09044110200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

36

27

9

1.5+0.5

5

09045110200

中外教育简史

2

36

36

/

2

5

小  计

24

432

288

144

16+8

/

教师教育必修课程至少修满2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实验(实践)8学分,144学时



09004100100

现代教师礼仪

1

18

18

/

1

2

09034100200

教育心理学

2

36

24

12

1.5+0.5

2

09037100200

家庭教育学

2

36

18

18

1+1

2

09036100200

教育名著与经典教育案例

2

36

12

24

0.5+1.5

3

09039100200

教育测量与评价

2

36

24

12

1.5+0.5

4

09040100200

小学多媒体素材制作

2

36

12

24

0.5+1.5

5

090411001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态

1

18

18

/

1

6

09042100100

小学比较教育研究

1

18

18

/

1

6

09043100200

教育哲学

2

36

36

/

2

6

09044100200

教师专业发展

2

36

36

/

2

6

09045100100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1

18

/

18

0+1

6










小  计

18

324

216

108

11+7


教师教育选修课程至少修满8学分。其中:选修课程实验(实践)7学分,126学时

教师教育课程要求修满32学分。必修课程至少修满24学分,选修课程至少修满8学分。

4)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学分数

学时数

周数

周学时

开课学期

32001060100

劳动

1

48

2

4

6

09042061600

教育实践

(含教育见习、实习、研习)

13

242

23周


7

09001060600

毕业论文

6


8周


8


十、专业修读指南

(一)毕业基本条件

小学专业毕业前须修读至少156学分。

(二)课程修读说明

1.通识教育必修课修读说明:

学生在校期间须修满通识教育必修课40学分,其中:《大学英语》12学分、《计算机应用基础》2学分、《大学体育》4学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4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16学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2学分。

2.通识教育选修课修读说明:

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为1-6学期)须从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块中修满8学分(原则上在线课程不超过5学分),其中“艺术天地”至少2学分、“心理健康”至少2学分。

3.教师教育课程修读说明:

师范类学生在校期间须修满教师教育课程32学分,其中教师教育必修课24学分,教师教育选修课8学分。

4.实践模块修读说明:

(1)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在第5学期由指导老师给出研究方向,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导师,师生协商确定题目。在实习前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进行开题答辩。实习期间开展相关研究、搜集论文资料。第七个学期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第七学期末和第八学期初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答辩前需进行论文查重,重复率不超过35%才能参加答辩。

(2)教育见习:分为集中见习与课程见习。集中见习时间安排在大一下、大二下,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到小学见习一周,并完成相关见习作业;课程见习由各任课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自主安排。

(3)教育实习:大三下或大四上,在小学教育现场进行为期18周的集中实习,涉及小学各方面教育教学工作,由高校指导教师及小学指导教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完成相应实习作业并进行优秀实习生评选。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教学实习,要了解主要教学技能的设计要点,并能依据要求完成有关教学设计,实际运用各种教学技能开展教学,并做好教学反思;二是班主任工作实习,要了解班级发展状态的评估方法,学会制定班级发展规划,积极践行师德规范,能根据班级的具体发展问题引领学生一起策划并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营造开放舒心的班级文化。

(4)教育研习:结合教育实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教育实(见)习日记、听课记录、实习教案等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实(见)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所思;第二阶段,回看自己的教育实(见)习相关记录,提炼主题书写出自己的教育实习故事;第三阶段,以实践故事文本为基础参加“师德之光,星火相传”的实习故事交流、分享、对话活动;第四阶段,在前一阶段交流对话的基础上,回看、修改自己的实习故事,形成记录自己实习经验的教育叙事,并编辑成册。教育研习可结合实习和毕业论文开展。

(5)劳动: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公益性劳动。

(三)其他事项说明

第1-6学期必修课学分分别是:27分、14.5分、21(小语方向)/23(小数方向)、18(小语方向)/17(小数方向)、14(小语方向)/13(小数方向)、和10分。选修课的学分分配为第二、三、四、五和六学期分别选修:小学数学方向11分、10分、12分、4分、22分;小学语文方向,9分、12分、12分、4分、22分。建议通识选修课在1-3学期修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