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欢迎您!建议IE8以上或360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疫”路不孤单,书影常相伴(八)

疫 路 ● 相 伴

待云开“疫”散,我们一直在这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孕育着一方文化。自漠河北段至腾冲南延,从帕米尔高原往舟山群岛,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上的优秀文化传统异彩纷呈,共同组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令人心驰神往。本期院心理辅导站继续推出精彩书影,带着大家从书影中领略不同地域下的文化心理,用传统文化精髓滋润心田,汲取其中的正能量,健康成长。

电影

米花之味

  《米花之味》讲述了英泽饰演的单身妈妈从城市回到家乡开始一段新生活,常年在外打拼的她希望能再次融入女儿的生活,但这个修补关系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该片取景于云南边境的傣族小村寨,全篇的人物对话也是云南方言,透露着浓厚的民族风情。电影中出场的人物并不多,但力求将每一个形象都塑造地生动饱满,整部电影的最大亮点在于通过对人物关系和感情的着力刻画来体现微妙的情感变化。中国电影中很少有关于族群关系题材的故事,本片在重温亲情关系的同时,也表达了傣族年轻人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对民族文化的信仰和坚守,殊为难得,引人深思。

  推荐人:20心理1班 谢思芸

雄狮少年

  电影将“英雄”与传统文化中的“侠”进行了较好对接:一方面是由于广东醒狮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符号,本身和南拳功夫深度关联,影片通过攀楼、长凳对战和音乐设计,致敬了香港经典武侠电影;另一方面,片中的几位主要角色都具有“大隐于世、锄强扶弱”的共同特征,这又是典型的侠文化代表。本片对城市化进程中自我价值重构做出了生动、敏锐且充满人文温度的诠释。作品有机融合了东方审美意蕴和现代动画设计理念,为观众传达出民族精神与信念的力量,是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的佳作。

  推荐人:20心理1班 吴熠彤

大鱼海棠

  “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这是源于《大鱼海棠》影片的一句话。纵使命运的浪潮打碎了无数理想的浪花,也始终无法否定,那晶莹的飞沫乃是命运对生命本心不曾停止的礼赞。影片大幅度运用了福建土楼等闽南文化元素,用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视角,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反复的观看这部电影,每一遍都有着新的收获。

  推荐人:20心理1班 蔡荧文

书籍

《城南旧事》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说起北京,脑海里浮动的一定会有老胡同和四合院。它们作为老北京的老地标,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欢笑与悲伤,既是林海音童年的生活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缩影。骆驼队铃铛声音勾起作者回忆,借着“小英子”的儿童视角,诉说世间的悲欢离合。本书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画面却依然栩栩如生。如今的北京与林海音时代的北京相去已远,但当熟悉的铃铛声响起,又会让人回想到书中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那段时光依然在胡同的角落里,在四合院的一砖一瓦中细细珍藏,缓缓流淌。

  推荐人:20小教2班 张丹玲

 《平凡的世界》

  书中讲述的是在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耕作的农民,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生活在一个极度贫困的农民家庭中,在这个家庭里有着苦难与奋斗,有着无奈与坚定。《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用生命写出的作品”。路遥是黄土地的儿子,他对黄土地有着深沉而炽热的爱,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惊险的情节,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场面,只需要平淡朴实的语言,就足以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一场难以忘却的洗礼。书中始终离不开两组词: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在苦难中奋斗,在平凡的世界成就伟大的事业,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人生。

  推荐人:20心理1班 邹梦环

《额尔古纳河右岸》

  本书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小说篇幅不长,但文笔细腻。全书分为清晨、正午、黄昏三部分:清晨是希望,这个时候的鄂温克族处处是生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午是巅峰,是鄂温克族最辉煌的时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越不过的山峰;黄昏是衰落,鄂温克族人迎来了最困难的时刻,失去家园的同时,精神上也遭受到巨大的打击,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推荐人:21小教2班李聪瑶

欢迎大家与我们分享精彩电影和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