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欢迎您!建议IE8以上或360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喜迎二十大 校园文化成果展|教育科学学院2022年“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项目中期成果展示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的民族团结理念,引导各民族有志青年学子如石榴籽般紧密团结,如满天辰星般熠熠生辉,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青春之志促民族之复兴,我院精心策划推出“一院一品”之“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凝心聚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项目。本项目结合学院办学与专业特色,以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为主力,实施“三个有”提升工程,聚焦思想引领、交流互动、实践创新等主要方面开展了民族文化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我与国旗合个影、线下组织同学们学习《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开展入学适应性系列教育和新老生交流座谈会、开展弘扬民族文化自信主题演讲比赛等,通过系列主题鲜明、形式丰富的活动,厚植学子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强筋健骨,凝神聚魂,锻造可堪大任、又红又专的青年铁军。

思想引领有方向

★红心浸润,培根铸魂

预科生将来是边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生力军,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可靠接班人。在这一培养理念的指引下,学院党委紧扣新时代民族工作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生为本,认真梳理预科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实施了一系列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构建“信念引领、文化滋养、实践锤炼”的预科生思想教育体系,为打造预科学生特色活动品牌夯实思想之基。

在日常思政教育中,学院党委善于从小处入手,如通过国庆升国旗这一重要仪式,用最为简约庄重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进“五个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章立制,合力育人

学院在预科管理过程中,推进“三全育人”要求,从制度方面给予保障。学院制订《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方案》《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班结业生转升本科专业安排实施办法》《教育科学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生专业奖学金评定办法》和《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管理规定》,对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计划、教材使用、课程考核、学生工作、主题教育活动、评奖评优、综合素质评价、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划,为预科生培养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如多次组织预科生授课教师座谈,精心将政治理论、爱国情怀、民族团结、师范初心等要素融入预科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民族政策教育、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为预科生的向阳生长提供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

★重温足迹,感悟初心

通过学习《习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访实录,引导预科生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的从政经历和亲民风范,深刻体会习总书记积极探索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道路精神,学习三要诀:“立志做大事、‘自找苦吃’、为事业发展计长远”,怀着一份“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担当精神,胸怀长远抱负,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道路和事业前程,用自己的双手打造灿烂的人生。

活动开展有温情

★人文关怀,筑梦启航

衿衿桃李,共创未来,学院精心组织预科生新生入学教育周活动,通过学长学姐带你逛校园、班级破冰、听校史、优秀校友讲座交流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交流座谈会等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迅速了解学校,融入学校,适应大学生活,开启新的篇章。

★朋辈辐射,示范引领

为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引导各民族青年学子同心向党,守望相助,我院定期组织开展新老生交流座谈会,邀请已升入本科的优秀预科毕业生,围绕学习模式、复习备考、专业选择、资源共享等方面向学弟学妹作了经验分享,引导在读预科生保持求知的热情和干劲,收获满满的大学生涯。

文化弘扬有情怀

★多彩民俗,青春舞台

学院致力于促进预科班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鼓励预科学生自信展现自身文化特色,以不同的方式展现民族文化,共同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做到“一步一风情,一目一风景”。自2020年开始,已成功开展两届民族文化艺术节,通过舞台节目展示、民俗活动互动、民族文化游园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参与者体会各地民族文化和风情,坚定文化自信,同心共筑中国梦。

★红心向党,表白祖国

通过开展“手牵手话民族风采,心连心颂盛世华章”线上演讲比赛,诉说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用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讲述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感人故事,表达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浓厚情谊,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学生心田,激励学子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守护者、传承者与践行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