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娴婧,中共预备党员,教育科学学院2018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曾担任班级班长、校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以及2020级小教2班带班党员,大学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福建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校一等奖学金,获得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生标兵、校青年志愿者标兵、校优秀疫情防控志愿者等荣誉称号。2022年,以专业初试第一、总分第二的好成绩被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拟录取。
心如花木,向阳生长
“奇花烂漫半空中,天下云霞相映红。”每次在逸夫楼上课和读书时,我总会不自觉看向窗外,看看那繁花似锦的木棉花,仿佛笼罩在一片红云中,心情都会舒畅不少。我想,青春不就是应该这么骄阳似火、热情奔放,不断追求着自己热爱的事和人。因此,在四年的不断摸索中我逐渐明晰了自己的目标,立志做一名能够花开遍地、播撒种子的人民教师。
知行合一,奋力书写青春华章
2018年入学以来,我一直保持优秀的学习成绩,学业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连续四年位列专业第一,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福建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福建省学生资助志愿者活动优秀个人”等各级荣誉五十余项。在各种比赛中敢于挑战突破自我:2019年作为闽南师范大学教科院代表和团队中唯一一名非思政专业学生,在第四季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中,为学校争得团体三等奖的荣誉;在2020年的五四青年节,被选为闽南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优秀事迹宣讲的代表人物,成长事迹被校大学生艺术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在班级我团结青年团员积极参加团立项活动,2020年班级团支部作为“五四红旗团支部”被纳入教育科学学院“青春故事汇”先进典型事迹展播中。在校庆祝建国70周年庆上,我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勉励全校学子将小我融入大我,发挥青年团员的模范作用;2021年我很荣幸加入闽南师范大学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传递青春正能量,在实践中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
脚踏实地,走进大山扶贫攻坚
在校感受到国家资助贫困家庭的力量,我认识到了“扶贫”更要“扶志”、“扶智”。大一寒假,我走入漳州南靖县高竹小学开展贫困乡村无偿支教,在海拔高达800多米的高山体验乡村支教生活。生活环境寒冷艰苦,但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时刻在温暖我们,激励着我要更加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今后再次走进大山,用爱与温暖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支教岁月里的日子也为我化身“李丹”提供许多感同身受的体验,2020年我主演学校话剧《丹心向着花儿开》,荣获第六届福建省大学生艺术节甲组戏剧二等奖,再现2018年度感动福建人物、2004年毕业的校友李丹守护西部孩子的支教生涯,展现感人至深的“闽宁情缘”。今后我将继续宣传李丹校友的先进事迹,号召更多青年投身支教事业,为扶贫助困做出贡献。
热心公益,勇于担当青年责任
2020年疫情在家期间,我主动加入学校“益路相伴“云辅导志愿活动,依托专业知识为援鄂医护人员子女提供线上辅导,为战“疫”奉献自己青春力量,荣获“校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每年寒暑假我也会利用空闲时间参加“三下乡活动”,印象最深的是大一暑假参加的“阅享童心,携手同行”夏令营活动,在乡村小学里开展为期近两周的兴趣课程,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是很好的实践锻炼机会。这段时间里,我不仅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小朋友,也体会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这让我感到责任在肩,使命在身。
向阳生长,绽放青春芳华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会看到希望。”备考研究生时,这句话一直烙印在我心里,每当我想放弃时都会给予我力量。这一路走来,有太多酸甜苦辣,但我坚信黎明终会到来。每天背1小时单词,站在走廊背5小时教育综合知识,午睡后刷2篇阅读,晚上复盘1小时政治……这些规划每天都在重复,如何解决知识不断更新和时间有限之间的矛盾,那就是要不断思考。即使是复习我也总能从中收获新知识,这样读书就不再成为枯燥的事情,并且所学理论也能指导我的实习教学工作。所以,要相信我们走的每一步都算数,只有我们努力向阳光汲取养分,才能尽情绽放芳华。向阳生长,终会开花。
四年的闽师时光,在探索求知中日进日新,在团学工作中磨砺成长,在社会实践中奔赴山海,保持温暖与热爱;未来,我将迎着风浪,背上梦的行囊,逐梦新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