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欢迎您!建议IE8以上或360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校园防诈骗特辑|合力筑牢校园防骗长城

校园诈骗花样多,

广大学生要注意!

学生

(在淘宝上买东西)哎,我太难了,为什么骗子都盯着我啊,刚刚到账的生活费就被骗走了,还不知道能不能追回来,这个月只能吃泡面啦。

(打电话给同学甲)亲,你在我们店铺里购买的物品在路上遇到物流车祸导致物品损毁。物流保险可以赔偿您十倍的商品价格,这边需要您提供你的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到时候会直接发到您的银行卡上。

骗子

学生

十倍赔偿倒是挺好的,可以解我的燃眉之急,发给你啦。

经查询,您的银行卡已被冻结,银行需您提供手机上刚收到的验证码并存入指定账号五百块解除冻结,我们可以在收到您的验证码后给您处理后续。

骗子

学生

(估计是上一次因为转钱给骗子导致冻结了,自己去有点麻烦,让他们帮我处理一下吧,反正是正版店家,没问题的)你帮我处理吧,我发给你了。

以上案例中,骗子们正是利用了同学们社会经验不足,不知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来进行诈骗。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骗子的骗术也“改朝换代”,诈骗活动往往防不胜防。以下是一些基本的防诈骗知识,无论学生,还是家长、老师,请提高警惕!

01

诈骗分子的主要伎俩

01

假冒学校组织“专家高层次培训”、“精英辅导”、“考前辅导”等形式进行诈骗。


02

假冒“班主任”、“学校领导”、“辅导员”、“学校同学”、“老乡”等特殊身份进行诈骗。


03

声称遇到“意外事故”、“突发事件”急需家长、亲朋好友汇钱解困进行诈骗。


04

假冒“充值返利”、“购买游戏装备回扣”、“粉丝内部优惠活动”、“快递客服退款”等方式,宣称能以小利获取优惠、回报进行诈骗。


05

假冒能帮助“介绍打工”、“网上点赞分红”、“公益夏令营”为名进行诈骗。


06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利率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造成不良影响。校园贷的疯狂滋生,给很多大学生带来致命的危害。


02

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

通常,下面几种不良心理意识易被诈骗分子利用:

(1)虚荣心理。

(2)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心理。

(3)贪占小便宜的心理。

(4)轻率、轻信、麻痹、缺乏责任感。

(5)好逸恶劳、想入非非。

01

思想单纯,分辨能力差

很多同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虽有十年寒窗的经历,但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单纯,对一些人或者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对于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02

感情用事,疏于防范

助人为乐,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去帮一个不相识或相识不久的人,这是很危险的。不少学生就是凭着这种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之心,一遇上那些自称走投无路急需帮助的落难者,往往就会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继而慷慨解囊,自以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

03

有求于人,粗心大意

每个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但关键是要了解对方的人品和身份。有些同学在有求于人而有人愿帮忙时,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松了警惕,对于对方提出的要求,常常是唯命是从,很积极自觉地满足对方的要求进而铸成大错。

03

防诈宝典

防止电信网络诈骗的具体策略

01

培育反诈骗意识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防人并不是要搞得人心惶惶,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我们要懂得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反应。

02

切勿感情用事

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因此,对于表面上讲感情、哥们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新认识的朋友、老乡、遭受不幸的落难者),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最好能对比一下在常理下应作出的反应,如认为对方的钱财要求不合实际或超乎常理时,应及时向老师或保卫部门反映,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03

对过于主动自夸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过于热情地希望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人,要特别注意。

那些自称名流、能人的诈骗分子为了能更快地取得你的信任,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大多都会主动地在你面前炫耀自己的本事,说自己是如何了得,取得什么成就,而且他正在运用他的本事、能耐为你解决困难或满足你的请求。当你遇到这种人时,你应当格外注意,因为你面前的那个能人很可能是一个十足的诈骗分子,而且他正企图骗取你的信任,此时你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此后是否上当受骗。

04

切忌贪小便宜

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理智判断和调查分析。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就不会对突然而来的好处欣喜若狂。对于这些横财和好处,最好的防范是三思而后行。

温馨提示

各位同学们,不可轻信陌生人,更不能随意向陌生人转账、付款。在做好防诈骗教育的同时,不要轻易将自己手机支付密码、银行密码等重要信息告知他人。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