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欢迎您!建议IE8以上或360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传承漳州五种精神,争做时代六有新人|教科院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二)

教科院2021年暑期

社会实践成果展(二)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文化导向作用引导教科学子学习和弘扬漳州五种精神,我院“传承漳州五种精神,争做时代六有新人”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8日前往漳州110事迹展馆、龙江精神纪念馆,探索学习“110精神”和“龙江精神”,见证漳州精神的形成之路,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争做时代六有新人。

第一站:“人民的守护神”——漳州110事迹展馆。“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这句话陪伴漳州人民成长。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实践队成员们聆听感受漳州110的创业与成长、传承与发展、关怀与荣耀、弘扬与飞跃的光辉历程。漳州的110是“人民的110”,他们以人民为先,克己奉公,因此荣获广大人民群众一致好评。从成立之初的“七个人、三只枪、一部电话”到如今成为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民心桥”,人民干警始终初心不改、忠诚为民,将“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的精神代代相传,融入血脉。实践队成员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透过一段段文字、一面面锦旗,感受漳州110“人民至上”的精神内涵。

第二站:“舍小家,为大家”——龙江精神纪念馆。古朴的纪念馆里承载着龙海人民群策群力堵江抗旱的故事。“榜山精神”、“玉枕精神”在抗旱斗争中形成发展,不断丰富内涵,最终形以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顾全大局、舍己为人为核心的“龙江精神”,传遍全国,传承了一代代人、教育了一代代人、激励了一代代人,成为人们处事的精神坐标。实践队成员们在参观纪念馆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的龙江精神的魅力。

实践队成员们收获满满而归,为今日所见所叹服。下午,成员们于院办301齐聚,共同观看《龙江精神》《人民的保护神——漳州110》纪录片,进一步了解精神的源起与发展。晚上,成员们纷纷分享自己一天所学,总结一日收获,相互交流今天所感。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迁,国家与民族都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相信“110精神”、“龙江精神”,将青春永驻、长盛不衰。通过本次调研,实践队成员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先辈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志成为漳州精神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展示馆和纪念馆记录的是过去,而未来还需要我们继续拼搏。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当以先辈为楷模,砥砺前行,不负青春之我,不负时代所托,不负国家期望。

青年说

19小教2班 沈泽斌

伴随着讲解,跟着时光的脚步回到30年前,我仿佛亲眼看到了在条件艰苦的创队初期,漳州110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尽心尽责的工作精神。历经30多年,漳州110依旧不忘初心,始终秉承着党性至上,以民为本的原则,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做人民的保护神,是我们新时代青年人的精神榜样。

在龙江精神展示馆内,回首60年前的那场旱灾,看着一张张老照片上村民们在旱灾中舍小家为大家,共同堵江扛旱,我深受感动和鼓舞。这正是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弘扬的龙江精神!

19小教4班 李洋榕

一进入漳州110事迹展览馆,映入眼帘的是几个醒目的大字“人民的110”,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从一路的陈列中深切感受“漳州110”建队以来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使命担当。从“再快一秒”到止于未发,漳州110“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保护神”的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绽放耀眼的光芒。

在龙江精神展示馆,我们透过历史的记忆,穿过那些老照片上忙碌的人群,凝视着那些记录着龙江精神的旧报纸,从最初的旱情肆虐到堵江抗旱,从团结协作到最后喜获丰收,我们仿佛置身于当年的九龙江畔,一路追寻那舍己为人、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龙江精神之源。

19小教2班 许心怡

今天我们实践队参观了漳州110基地,展馆入口的雕塑深深震撼了我们。在党徽的照耀下,“人民的110”几个大字焕发光芒。讲解员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将人民的锦旗挂在上方,意味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随后我们来到了龙江颂,感受扣人心弦的抗旱历史,学习体会以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舍己为人、顾全大局、舍己为人为核心的龙江精神。我相信龙江精神必将引导当代青年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拼搏奉献,一往无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