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
1
历史由来
20世纪80年代,毒品在全球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于1987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因为林则徐虎门销烟是6月3日起,共进行了23日结束,故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同年12月,第42届联大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的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
2
毒品的危害
1.对个人:毒品会危害人体的正常机能。吸食过多的毒品,会毁坏人体的神经中枢减少人的寿命。毒品会增加传染病的传播风险,造成乙型肝炎、性病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
2.对社会:吸毒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往往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吸毒会吞噬社会巨额财富,毒害社会风气。毒品会腐蚀人的灵魂,使人毫无情感,对待社会麻木无情,摧毁了民族精神。
据联合国统计,每年全世界至少有10万人因吸毒丧失生命,其中大多数是青少年。
3
设立国际禁毒日的影响
禁毒日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人们了解禁毒知识,认识毒品问题,意识到禁毒的必要性和严峻性。同时,毒品的危害正被更多的人熟知,人们对禁毒也越来越重视。禁毒不仅仅是国家的大事,也是每个人的大事。
怎样预防远离毒品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4.不进歌舞厅,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炎黄子孙当自强,拒毒禁毒为中华”。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让我们一起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