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欢迎您!建议IE8以上或360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全国防灾减灾日|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01.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02.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图标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

伞状弧形蕴含防灾减灾“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呵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彩虹寓意着美好、和谐的生活。双人执伞代表全民携手、共同参与防灾减灾。“5·12”代表每年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03.

灾害来临时自救方法

一、地震时如何自救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二、遇到火灾怎么办

发现森林火灾,应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报告起火方位、面积及燃烧的植被种类。身处火场时,要判明火势大小、风向,用湿衣服包住头,逆风逃生。

毗邻房间发生火灾,烟雾弥漫时,不要盲目开门,可向门上泼冷水降温,用浸湿的衣服、被褥堵住门窗缝隙。同时,应立刻向窗外挂出醒目物件,以示室内有人,也可以大声呼喊,便于营救。

如果自己家里遭遇火灾,发现火情,应该迅速采取措施,尽快扑灭初起之火,或设法延缓火势的发展蔓延。火势较大,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被单将头部包好,用湿棉被、湿毯子将身体裹好,再冲出险区。

三、自然灾害如何防范


04.

家庭应急小清单

你的家中常备急救包吗?当居家生活中遇到地震、火灾等突发情况,一声哨响,就可以让救援人员及时找到你;一瓶碘伏棉棒,可以帮你迅速处理伤口。下面介绍一份万能清单。

防灾减灾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异常,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所以宣传防灾减灾,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就变得愈加重要起来。

今年的5月12日是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以“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主题。国家减灾委印发通知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灾害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解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持关口前移,加强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和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持续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所以,在防灾减灾宣传周以及防灾减灾日乃至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重视相关知识,并积极向朋友、家人宣传,以防在危难来临之时手足无措。让我们携手努力,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