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广大教师:全国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习近平总书记这番话,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崇高地位和教师的重要作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一直以来,我院积极开展各项有关提升师范生技能与素养的工作 ,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在2020年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选中,我院“童真童趣,与戏伴行”教育戏剧进校园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省级铜奖!
活动简介
我院于2013年9月成立“童真童趣,与戏伴行”教育戏剧进校园志愿服务项目,以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学生为主要志愿服务对象。本项目将目光聚焦于戏剧的教育功能,教育戏剧活动的具体内容为:一是在每次志愿服务活动开始时进行戏剧游戏环节和戏剧常识讲授;二是帮助小学生阅读剧本、分析作品和人物,掌握剧本阅读基本方法,进行生活观察与人物观察;三是对小学生的声音、台词、形体展开训练,进入无实物练习和单人小品阶段,帮助其塑造与自己不同的各式各样的人物角色;四是进行团体整合表演,进行布景、寻找合适的服装、制作表演道具。
本项目积极整合高校与小学的教学资源,排演了课本剧、哑剧、魔术剧、儿童剧及校园心理剧等多个剧种剧目。至今,本项目开展长达7年时间,志愿服务时间长、服务对象多、服务次数多,具有成熟的运行机制,所招募的大学师范生志愿者于每周四定期到闽南师大附属小学开展志愿服务。
服务队自2020年9月以来,共赴附小开展6次志愿服务活动,共有45名志愿者参加,一共编排了5部课本剧,分别为《白雪公主》、《绿色的梦想》、《心瘾》、《皇帝的新装》、《完美小孩》这五个剧组,每组9名志愿者,并根据剧组需要招募了52名闽师大附小的小演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本学期各组志愿活动的开展情况吧~
活动开展
在本学期教育戏剧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各个剧组的成员们都热情洋溢,积极参与排演,以下是各剧组本学期活动开展的情况:
01.《完美小孩》剧组
第一周和小演员们接触,该剧组通过做游戏和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确定各角色的人选。从第二周的志愿活动开始,该剧组正式进入剧本排练阶段。志愿者们凭借着自己丰富的舞台与表演经验,帮助小演员们理解与分析剧本,对台词的语气以及台位的变化进行排练。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快乐的方式,带领小演员感受舞台的魅力。
02《心瘾》剧组
该剧组的剧本《心瘾》是围绕一位吸毒者展开的故事,角色有吸毒者,妻儿与母亲等,故事最后,吸毒者虽然下定决心戒掉毒品,但还是无法抵抗罪恶的心瘾。剧本中添加了心理剧的元素,但对四到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从理解故事到演绎剧本,是存在一定困难的,他们需要扮演在现实生活中距离他们很远的一些角色,他们很难理解剧中人的挣扎与苦难。因此,在进行志愿活动的过程中,除了选角、教给他们表演技巧、一起玩游戏增进感情,该剧组也十分在意孩子们对于剧本的理解和对他们价值观的教育,经常会在排练过程中,与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比如问他们对于某一个情节、某一个人物感情的看法,做正确的价值引导。
03《皇帝的新衣》剧组
《皇帝的新衣》该剧是根据经典同名童话故事所改编的。该剧鼓励孩子们做一个诚实的人,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排练期间,该剧组带领小学生熟悉台词,并尝试添加一些动作,循序渐进地推进课本剧的排练。在排练之余,该剧组还带领小学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小游戏,提升团队的协作配合能力。
04.《绿色的梦想》剧组
《绿色的梦想》,该剧围绕环保这一主题,以小学阶段生活实例为背景,揭示雾霾现象的危害,彰显孩童间的友谊与天真、亲情的可贵,呼吁大众保护环境。每次排练时,该剧组志愿者都会打印好当天需进行排练的剧本,核查出席人数并根据排练进度开展活动。在排练过程中,该剧组志愿者耐心地和小演员们一起讨论角色人物性格,台词语气等等,不断提升小演员们的表演能力,挖掘他们的表演天赋。
05《白雪公主》剧组
该剧组在活动初期通过和小演员们一起制定小公约的方式,例如不带零食、作业进入剧社,进排练室要脱鞋,出门要告知志愿者理由,得到允许才能出去等等,严肃小组的排练纪律。接着,该剧组的志愿者们组织学生选角,学生根据意向角色进行自由表演。志愿者给予指导,并对学生的表演情况做记录,志愿者和小演员们共同研读剧本,对存在歧义或者不理解的部分进行讨论,并对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
活动总结
本学期,教育戏剧进附小志愿服务活动的剧目类型十分丰富,包含了魔术、哑剧、戏曲等多种元素,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参与其中以及目睹整个过程的志愿者们、小演员和家长们都收获颇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有哪些收获吧~
01
大学生志愿者“收获颇丰”!
NO.1
《完美小孩》:张佳如
带着对表演和舞台喜爱,怀揣一颗志愿服务的心,我报名了教育戏剧志愿服务的活动。在和附小的小演员接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小朋友的热情,也被他们表演时投入的状态所感动。我们陪伴着小演员将《完美小孩》的故事脉络逐渐梳理得更加清晰,小演员们也从不一样的角度告诉我们,他们对于角色的理解。这其实就是一个思想相互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共同成长。在排练的同时,他们也给了我很多的惊喜,比如对台词的理解、舞台变化的想法,让我对戏剧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NO.2
《心瘾》:李沁雨
我认为我们组的剧本是比较特别的,没有愚蠢的皇帝和纯真的孩子,也没有公主和王子走向幸福的结局,而是一个立足于现实的沉重故事,不管是对于参演的孩子,还是对于教孩子表演的志愿者,完成剧本的表演都是一个挑战。“吸毒”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是一个没有什么实感的字眼,我希望孩子们除了能够学习到戏剧表演,也能够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通过这部剧的排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志愿活动,我和孩子近距离地接触,与他们交流想法,并教给他们表演技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师范生,为人师表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NO.3
《皇帝的新装》:黄涵涛
本次参与“教育戏剧”的志愿活动,让我有机会接触到目前小学生最真实的课余状态。孩子们的活力让我非常的意外,因此在帮助他们排练课本剧的时候,仍然感觉会有一些力不从心。但通过这次难得的志愿活动,让我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我懂得了如何和正确小学生们交流,也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当好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是何等不易。
NO.4
《绿色的梦想》:杨翼
一个学期的小学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和小朋友们玩游戏,编排戏剧等,让我们收获颇丰。我们体会到了志愿活动并非仅仅只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服务,更是一种享受。小朋友们天真烂漫的笑容也让我们重新体验了小学的美好时光。同时,这次志愿活动也让我们对小学教育专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孩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知道了如何与小学生相处,更加明白怎样做好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最后,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一次意义非凡之旅,也是一次小学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切体验。
NO.5
图片
《白雪公主》:叶紫薇
活动组织到现在,不管是在学生纪律管理方面还是课本剧活动组织方面,我都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不少。首先,在这学期的课本剧活动上,我将学到的教育戏剧常用教学策略付诸于实践,并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其次,我懂得了将主动权交予学生,小学生的世界充满太多的可能性;再者,和小演员一起制定公约比直接强加给他们一些规则来得更加有效;最后将主动权交予学生,和学生共同成长。
02.
志愿服务对象“受益匪浅”!
在我院“童真童趣,与戏伴行”教育戏剧进校园志愿服务项目中,志愿服务对象有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学生及学生家长。本志愿服务项目对小学生的受益主要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学习技能的提升。在课本剧的排演过程中,小演员们对于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提升了理解能力和学习技能。
2.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在排练、表演教育戏剧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以及协调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提高。
3.健康人格的培育。戏剧注重情感的抒发,志愿者在编演教育戏剧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展示与表达自我,给予学生情感宣泄的通道,有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
4.亲子关系的改善。家长在跟进孩子排演的过程中,促进亲子间的沟通交流,助力家庭教育。
在本学期最后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组织小演员们写下自己一个学期以来的感想以及收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演员们的收获墙
本学期“童真童趣,与戏伴行”教育戏剧进校园的志愿服务项目圆满结束。开展教育戏剧进校园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加快师范生从被教育者到教育者的转变,促进师范生技能和素养的提升,也有利于闽师大附小的学生学习技能的提升,提高其综合素质,培育健康人格等。每年,附小也会邀请部分家长参与2-3部剧的排演,在跟进孩子排演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亲子间的沟通交流,也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频共振。
未来,团队将扩大教育戏剧志愿服务活动辐射范围,致力于在全社会范围内传递奉献精神,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持续推进教育戏剧资源多元化开发,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带动乡村的教育发展,丰富地方戏剧文化特色,赋予教育戏剧新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