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啦!
教科院第一季普法大侦探
圆满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的根基在人民。要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社会基础。12月4日,我们迎来了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第20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暨第7个国家宪法日,为积极响应宪法教育宣传工作,营造建设良好法治的氛围,培养大学生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12月3日晚由教科院学生会举办的第一季普法大侦探决赛在逸夫楼302拉开序幕。
在一轮线上知识竞赛中,15名选手突出重围成功晋级二轮。现场选手们自由组队,5人为一队,组成A、B、C三支队伍。
本次活动现场共设你划我猜、普法视频问答、普法知识考查、普法微电影和推理分析五个环节。
环节一:你划我猜
各小组派出两位代表,由一人猜词,另一人比划。选手们可谓是各出奇招,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提示让队友答出题板上的法律名词,最终B组选手凭借实力在首轮取胜。
环节二:普法视频问答
本环节播放的普法视频《卖卡》《刷出来的坑》生动地反映了日常校园生活中,部分大学生因贪图小利被不法分子利用,协助违法犯罪却不自知的现象。选手们看完视频后采用抢答的形式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经过激烈抢答环节,A组和B组旗鼓相当,共同在本环节胜出。
环节三:普法知识考察
各组派出两位代表参与限时20分钟的普法知识现场作答,作答过程中,选手们有备而来,奋笔疾书,A组的两名选手技高一筹,以194分的卷面总分在本环节击败其他两组,脱颖而出。
环节四:普法微电影
本环节播放微电影《骗术》《当哪吒遇上民法典》,选手们结合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在观看微电影的过程中捕捉问题答案。现场选取的法治微电影与当前时事息息相关,既有对《民法典》的普及,也有对电信诈骗的分析,让选手及现场观众接受了一场生动的普法教育。最终,A组和B组在本环节获胜。
环节五:推理分析
各小组通过各自获得的线索提示进行推理,确定本次剧本杀案件的凶手与帮凶。各小组都讨论地十分激烈,现场观众都忍不住想要加入他们的头脑风暴中。
在接下来的分析发言过程中,各小组的代表上台发言,他们的分析有理有据,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还原案件过程。在教科院“小侦探”们的火眼金睛下,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主持人随后公布了本次剧本杀设定的凶手和帮凶。
现场观众根据各组选手的逻辑推理与答案契合度,对每位选手进行投票,按照各组总票数选出心目中的最佳人气小组,最终C组以优秀的逻辑分析脱颖而出当选最佳人气小组。
所有环节结束,现场工作人员根据每组各环节积分综合排名,评选比赛团体一、二、三等奖,本次活动获奖名单如下:
团体一等奖 B组 36分
19小教3班 黄宇宁
19小教3班 孔祯南
19小教4班 陈美琳
19心理1班 林雯佳
20小教2班 王 涵
团体二等奖 A组 31分
18教技班 陈舒颖
19小教1班 傅静妍
19小教1班 柳楠楠
19小教3班 潘明惠
19学前2班 余碧霞
团体三等奖 C组 29分
18小教2班 黄 宇
18小教2班 钟 艺
18小教3班 吴秋蓉
18学前2班 郭 冬
20心理2班 周 璇
本次普法大侦探活动有效提升我院学子对宪法常识的认知,进一坚定教科学子了解宪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初心,在全院形成人人知法、人人懂法的良好氛围,强化了大学生们的法治观念,争做尊法学法守法护法的“四有”青年,为和谐校园、法治校园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