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欢迎您!建议IE8以上或360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知行合一 躬身实践| 教育科学学院“我的返乡实践故事”(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暑期已过半,我院学子响应校团委投身返乡社会实践号召,有序、常态化在家乡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于亲身体验中了解世情国情,在服务奉献中厚植爱国情怀,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本领才干。

19学前2班 戴健全——同舟共济,不忘初心:暑假里我积极组织动员邻里大学生,主动协助村党支部工作,为家乡疫情防控工作献一份力。蓝色测温枪、白色口罩,我是疫情防控志愿者,轮流街道巡逻,村口做好来往人员体温检测及登记,传承五四精神,争做新时代青年,做疫情防控的践行者,为打赢防疫阻击战贡献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的青春力量。

平时自诩热爱运动,十项全能,体魄健康,当遇上播种时节,方知空有发达四肢,并无巧劲傍身。鱼米瓜果之乡到了农忙的时候,免不了地里的热闹:开田水,插稻秧,看奶奶一步一苗,步伐矫健,我想这样简单的活应该很好上手,但真正走下田就手足无措,重心不稳了,湿滑的泥一点点将脚往地底吸住,越使劲吸得越牢靠。奶奶告诉我:“这插秧啊,也是要有诀窍的,要先踩水再下地,脚不沾泥,步伐要快要轻,手得跟着脚,一步一弯腰,立停立走,这就和做人呐是一样的,不拖沓,不含糊才能有效率。”我脑海里隐隐出现曾国藩的箴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我想插了一辈子秧苗的庄稼汉或许不识得这十六字,却比大多数人都深谙这个道理。“纸上读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青年要知行合一,既做理论家,也要做实干家,学以致用,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

19教技 杨梦洁——中国青年勇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应该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暑假期间,我主动请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对进出小区的人员进行测量体温等一系列检查工作,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暑期返乡实践活动为我带来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奉献自我的舞台,也是一次体验生活、扎根乡土、服务人民的机会。在疫情防控阶段,虽不及医护工作者那样辛苦伟大,但能为国家分担压力,为家乡出一份力也心满意足了。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中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广大青年,倾听青年的呼声,帮助青年成长,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这个暑假,虽然面临疫情考验,可是我们也很欣慰,因为青年们已经在这场防疫战斗中逐渐成长为可堪大任的生力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定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继续在坚守中坚持,展现中国青年担当!


19小教2班 彭雅欣——战“疫”有我,共建美好家园:暑期来临,防控工作不能松懈。我积极参加小山村里的各种防控活动,帮忙整理横幅,劝导村民们在特殊时期,减少聚餐、走亲戚等群体聚集行为,防止麻痹松懈思想。同时,我还协助村卫生所医务人员,在村口测量来往人员体温,做好登记,挨家挨户宣传六步洗手法,普及在家如何做好室内卫生等。我利用假期空余时间陪伴村里空巢老人,和他们聊天,冲淡他们心中对在外儿女的念想与孤独,给他们关怀与温暖。在一次次志愿活动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当众人齐心的时候,方能不惧逆流,迎难而上。


19心理2班 杨羽恬——我的抗疫青春纪念册:有感于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和《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文章, 我利用假期,积极投身返乡社会实践,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父母经营着一家小吃店,人员较为密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生产生活日趋回归正常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家三口认真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引导进店顾客戴口罩、量体温,要求排队时至少间隔一米,并建议顾客尽量打包减少堂食;同时,为确保足够用餐间距,将店内原有的八套餐桌减少至四套,使得空气能够较好流通。

或许我们能做的相比于坚守前线的医护人员是微乎其微的,然而“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正是一点一滴的微小力量,汇聚成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疫的正能量。我是教科学子,复工复产需要你我青年心手相连,共同出发。


18学前2班 陈诗——献一份青春力量:暑假如期而至,一次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我有幸在老家支教,助力祖国乡村教育。第一天来到校中,看着孩子一张张稚嫩的面庞,带着羞涩,闪耀着青春活力的光芒。虽然农村小学设施简陋,但看着孩子们坐在椅子上有说有笑的场景,我欣喜于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初次支教,没有教学的经验,生怕带不好这些孩子。幸好校长和老师们亲切和蔼,耐心指导我怎么与孩子们更好相处,我受益良多,孩子们稚气未脱的一声“老师”,也让我感到沉甸甸的责任。打通山村里孩子与外面世界的联系,赋予他们更多了解世界、了解生活的渠道,这是我支教的最初心愿。支教不是仅仅盯着孩子们的成绩,更多的是教会他们为人处世之道,在和他们的相处中,我也真切感受到教师的责任和荣光,学会如何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作为一名师范生,在短短的支教生涯中,我感受到扎根在祖国乡村,才是生命中最有用的课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19级小教2班 林蔚健——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发展:疫情防控工作仍在进行,为响应校团委关于青年积极投身返乡社会实践的号召,我利用假期时间,报名参加社区防疫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每天主动协助保安人员询问、登记来访来访人员的相关信息,测量体温,做好本小区业主的健康登记等等,促进人人科学识疫,共同做好全民防疫!

生活中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当下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应向冲锋在抗疫一线的90后甚至00后看齐。作为班级的副团支书,我也组织班级志愿者参与了形式多样的线上和线下志愿服务活动:其一我们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形式多样化的社区、乡村志愿服务:对周边有困难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进行关心慰问;免费为他人剪头发、帮助他人申请健康码、预约口罩;结合自身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帮小学生进行线上作业辅导等;其二我们进行以防控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创作,如诗歌、手抄报、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歌曲等,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注重创新,便于传播,突出“短、快、精、活”,适合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助力防疫……社会实践赋予我们生活体验和智慧,让我们加强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成长。疫情牵动着每位教科学子的心,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们将初心写在行动上,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肩负复兴之使命,躬身实践、脚踏实地,让我们用大写青春谱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