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数十名家长到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家的帮助。初中男生小虎的妈妈来求助,“老师说实在管不了小虎,他老是闹着辍学。”小虎家有14套房子,12套房子都租出去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要上学。“我家租房收多少钱我都心里有数,那些钱够我吃三辈子了,为什么还要上学?我只要会收房租就行了。”小虎对咨询师说出自己的想法。(10月28 日《北京晚报》)
在这位初中生看来,上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发财,既然自己家的钱财三辈子都用不完,读书自然也就失去了动力。应该说。这样的回答和逻辑像一把鞭子,不仅抽打着自己的父母,也抽打着这个功利化的社会,甚至抽打着每一个唯名利是图的功利者。
这位初中生的回答说明,功利化的社会风气正在侵蚀着青少年的成长,同时也给我们当下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敲响了警钟: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更需要来自社会的正能量。
需要警醒的首先是家长。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拥有数百亿美元资产,但也只把不到1%的资产留给自己的子女,即便如此,他也表示,“这些财富对他们来说毫无益处。”相反,他们夫妇却醉心于慈善事业,常常为之一掷千金。因为他们明白,父母和家庭能给一个年轻人的,不是优渥的物质生活和丰厚的资产,而是一个追逐梦想的平台。比尔盖茨夫妇的行为影响到了他们的子女。他们的子女不仅个个朴实无华,而且同样富有爱心和自立精神。
试想,如果我们的父母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资产再多那也是父母奋斗的结果,和他们关系不大。再说,一个人在社会上的价值并不简单以财富论,能否帮助他人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最重要标准,而不上学不读书,自己将来的生活尚难保障,又何谈顾及别人呢?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面对着“不明白为什么要上学”的孩子,家长无论如何是难逃其咎的。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巴尔扎克说:“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如果我们的教育仍然偏重于智力开发,忽视孩子理想和价值观以及心理教育和做人教育的话,不仅起不到不当家庭教育纠偏的作用,反而可能助纣为虐,让孩子在错误的价值观上越滑越远。
价值观教育事关我们民族的生存和未来,即便从孩子日后的生存和发展出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远比坐享其成更能获得精神上的快乐。更遑论“穷则独修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仁人志士的境界了。从这个角度上讲,初中生“为什么要上学”的发问,并不只是给家长教育孩子敲响了一道警钟,所有的教育都值得警醒。
[责任编辑:李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