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欢迎您!建议IE8以上或360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寻找教育扶贫视野下家庭成长教育、学校教育同频育人之路——教育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志愿服务活动

又是一个周日,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再次行走在教育扶贫旅途中,主动服务农村贫困家庭,探寻家庭成长教育、学校教育同频育人之路。

614日下午,闽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工第一党支部8名心理学专业教师党员前往云霄县“守望学堂”、云霄二中,主动面向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成长教育志愿服务活动。

在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顺森教授带领下,教工第一党支部一行首站来到云霄县火田镇新里村“守望学堂”。在我校教师教育实训中心方江振副研究员引导下,第一党支部的8位党员分成三组在“守望学堂”就各家孩子成长、智慧父母、家庭发展等问题,与学生家长耐心交流,为家长们答疑解难,提供精准的帮扶。去年11月,我院党委曾组队来到守望学堂,并为学堂捐赠崭新课桌椅,改善学习环境,学堂面貌焕然一新!

 

离开守望学堂,教工第一支部党员们又驱车来到云霄二中,分组与初中部三个年级20余名学生家长座谈,有针对性为家长们答疑解惑,共同探讨家庭成长教育、学校教育同频育人模式,活动场面十分热烈。此后,在心理系主任赵广平博士的带领下,支部党员进一步深入学生家庭,入户开展家庭成长教育评估与帮扶,受到学生及其父母的欢迎。

 

2019年国庆前夕,我院教工第一党支部的心理学专业团队赴我校附小开展家庭成长教育志愿服务活动,此后轰轰烈烈开展了一系列的“云直播+线下报告会”的家庭成长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受众多达数十万人次。

近年来,家庭教育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备受关注,家庭成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尤其是很多贫困地区,家庭教育成为脱贫攻坚无法回避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活动总结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顺森教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指出一个贫困家庭如果能培养一名大学生,就极有可能让这个家庭摆脱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本次志愿活动是在国家扶贫攻坚收官之年、学院深入开展家庭成长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大背景下进行,支部深入贫困家庭开展教育扶贫,响应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重大战略需求,将学科研究与社会服务对接,既能充分发挥我校心理学科、教育学科优势,又是践行党员义务的生动表现。披星戴月、风雨兼程,这是我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这一年来志愿服务的常态。

 

                                                                        (文:黄亮    图:唐福灯)

 

返回顶部